北京或將不再歡迎中國的許多大型國企,包括一些總部設在首都已有幾十年的國企,這引發了其他城市對它們的爭奪戰。
據彭博新聞社網站3月29日報道,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這項規劃是中國領導人振興經濟藍圖的一部分,目標是把在北京沒有核心業務的國企總部遷走。這樣的搬遷將有助緩解首都的交通擁堵、污染和過度擁擠狀況,同時也能為接收這些國企的
深圳、
天津和
武漢等城市注入活力。
中國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說:“每個中國城市都想擁有國企總部,以推動當地經濟。一家總部設在當地的國企會對當地發展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因為它能給這座城市帶來更多稅收,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并形成良好的品牌效應。”
報道稱,受中國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直接監管的共有106家央企,其中80多家的總部設在北京。在今年全國人大會議開幕前幾天,多名
深圳官員進入造型獨特的中海油總部,試圖說服這個中國第三大石油企業遷往他們所在的南方城市。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深圳向中海油提出了一攬子優惠政策,包括總部用地和員工安置計劃。據另外兩位知情人士透露,
天津也向中海油提出了一整套優惠政策。
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長江三峽集團
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
公司、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
公司等國企也在與渴望吸引國有大型企業的地方政府進行磋商。
報道稱,一旦大規模實施,這項規劃可能會成為中國領導人有史以來最具雄心的企業搬遷嘗試。此前,北京市市長王
安順曾承諾要凈化北京骯臟的空氣,到2020年將北京人口控制在2300萬以內。去年這座大都市的人口達到2170萬,無論以何種標準來衡量,它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前,一些重污染企業也曾奉命遷出北京。去年,北京市政府宣布將把一些部門遷往東部的通州區。
這一次,面對放緩的經濟和不均衡的地區發展,中國領導人正在研究如何在刺激整體經濟增長的同時,將刺激手段從基本上位于東部的大城市轉向位于內陸的其他地區。
一些國企也許不愿意離開北京,因為這里更方便其高管對決策者施加影響。北京也是外資和國資金融機構以及政府部門的所在地。
報道稱,可能有意向的城市已經開始派代表前往首都,希望能夠吸引這些國企,其中一些城市甚至將此類戰略寫進了今年的工作計劃。根據
深圳的年度預算報告,該市已準備了100億元人民幣的資金,用于“推動大型央企總部落戶
深圳”。位于北京東南約120公里的港口城市
天津的工作計劃說,要“瞄準首都資源轉移,抓好央企總部和重點板塊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