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山市雙塔大街城北社區的街頭巷尾,常常能夠看到一位身體稍高、神采飛揚的白叟。他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無限的為弱勢群體排憂解難中。
他,即是今年74歲、家住城北社區的市糧食局退休干部王天鴻。“人生如蠟燭相同,從頂燃究竟,一向都是光亮的。”王天鴻的終身即是這么光亮的終身。
有人夸他時他老是說:“我很普通,做的都是小事。”他所做的的確大都是小事,可是幾十年如一日,做著利民利國的小事,將光亮帶給群眾,即便只是蠟燭之光,卻足以照亮和溫暖了無數人心。
2011年被評為江山市“十-五時期”領先義工,2012年被評為江山市首屆十佳最美江山人提名獎。
評估一:貢獻余熱樂當校園“協警”
中山小學全校有師生3000多名,接送小孩的各種車輛高峰期人流量達四五千人,易形成交通堵塞,存在著安全隱患。
老王在接送
中山小學上學的孫子中看到這一現狀后,從2009年下學期開學的第一天開端,戴著自做的紅袖章,協助引導交通,護衛孩子們上下學。
此后,不論刮風下雨仍是北風凜冽的臘月,老王像校園的兩位協警和執勤教師相同,在周一到周五早上的7:15至7:50和下午4:至4:40的這兩段時間里,按時站在校門口,熱情又一絲不茍地參與執勤作業。
在老王的一起努力下,家長們對交通引導和次序維持作業愈加協作,校門口的路途變得愈加疏通,小學生們進校次序井然。
如今,一天兩次的責任執勤已成了他日子中的一部分。他說要把這項作業一向干下去,自個也從未覺得累,反而從中感受到更多的高興。
“天天看到一張張笑臉來上學,平平安安的回家,我心里感到格外高興。”王老開心腸說,看到小孩子高興,我自個也覺得年青、高興了。
評估二:為“最美清潔工” 煞費苦心
城北地段有位今年58歲、身高不到1.60米、常患病的清潔工陳興孟,家住雙塔大街塔東村。
他家庭貧窮,至今仍居住著一座三四十平方米的木結構房子。家中發呆的老婆日子無法自理,還有朋友6個輪番贍養的八十多歲的老母親。
他無怨無悔地善待需求喂飯的老婆,量力而行地貢獻老母,在作業中盡力盡責,沒有因家庭的連累而曠一天工。
甚至連肚子痛得厲害時,管理人員叫他歇息一下他也熬著。在錢物面前從不貪心,打掃廢物中屢次拾金不昧償還失主。
2012年老王獲悉陳興孟的境況和行為后,托人將陳興孟的境況寫成書面材料,送往民政局等有關部門。
陳興孟地點的百家姓城市保潔
公司獲悉后,為他免費供給了部分中晚餐。上一年春節前夕,市民政局派人特地上門慰勞,送上了500元慰勞金。
老王自個也送上了食用油等物品。老王有著一副助人就要助究竟的熱心腸,時間把陳興孟的冷暖掛在心頭。
2013年初,陳興孟腿上患腫瘤住進了市人民
醫院。老王又忙著奔走在保潔
公司、市人民
醫院中。
公司老總為老王的熱心所感動,親自到人民
醫院送上了鮮花和慰勞金。
老王去
醫院看望陳興孟在談話中得知,因陳興孟被撤銷低保戶后未參與
鄉村協作
醫療保險,住院
醫療費不能報銷。
老王又及時與其村干部取得聯系,并一起向上級反映,有關部門“特事特辦”,老王用自個的錢為陳興孟補交上了上一年的120元
醫療保險費。
剛交的
醫療保險費要3月份才可報銷,陳興孟四五千元
醫療費大多數是借來的,老王再跑市民政局為陳興孟“求情”,民政局領導及時與江山華裔慈善聯誼會會長馬肖宏聯系,破例補助他3000元
醫療費用。
口號:與人為善,樂善好施是我的家訓,也是我人生的主旨。幾十年來,我感到在自個高興的一起,也讓別人高興,是自個最大的高興!我將一向堅持做下去!
退休十多年來,老王沒有悠閑過一天,他下為
大眾解愁,上為政府分憂,樂當民情交流員,樂做善事。
僅上一年,他就向江山市有關部門反映民生問題18件,件件得到落實處理。還為艱難市民幫忙處理日子中的巨細“芝麻事”十多起。
七年前他購買了近萬元的照相機,免費為老年人日子及活動拍下美好的剎那間,給白叟做紀念。還拍下一些公益事業的相片,給單位做檔案資料,自個賠上了不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