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稱,臺灣鴻海精密工業
公司30日在董事會上決定收購處于重組期的夏普
公司。夏普也于30日決定接受鴻海出資額減少至38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224億元)的收購條件調整方案。雙方將于4月2日簽署協議,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和夏普社長高橋興三將在兩家
公司共同運營的堺工廠(堺市)舉行記者會。
日本共同社3月30日報道,夏普2月25日決定加入鴻海旗下,但雙方圍繞財務風險延長了談判期。針對鴻海的要求,夏普方面作出了大幅讓步,這場罕見的談判終于達成了妥協。
夏普是首個歸入外企的日本消費電子巨頭,東芝也與中國
家電巨頭達成最終協議向其出售白色
家電業務子
公司。日本兩大
家電廠商將在亞洲企業主導下進行重組。
郭臺銘發表評論稱,將共同挖掘夏普深藏的潛力,不斷挑戰并有所突破。
鴻海先前提出的出資額為4890億日元,調整后將股票收購
價格由每股118日元下調至88日元,鴻海成為持股約66%的母
公司這一計劃不變。鴻海將指定最多三分之二的董事名額,預計將調整高橋等的管理層陣容。
隨著出資額的下調,鴻海的投資計劃也將進行修改。除了向新一代有機EL面板斥資2000億日元的計劃不變外,
家電及打印機等業務將一律削減。
夏普的主要交易銀行瑞穗銀行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將通過新設總計3000億日元的融資額度及下調現有貸款利息的方式提供援助,還計劃把對夏普的5100億日元貸款3月底的償還期限推遲一個月。
夏普把2015財年盈利100億日元的營業利潤預期下調為虧損1700億日元。這是由于液晶業務不振,業績比預計大為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