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全省查處違規收送“紅包”禮金558人,有5820名黨員干部主動拒收或上繳“紅包”禮金9058.3萬元。昨日,記者從
廣東省紀委南粵清風網得悉,今年年初,省黨風廉政建立指導小組已將整治收送“紅包”禮金問題列為作風問題重點管理項目。省紀委將分離嚴肅換屆工作紀律、落實“八小時以外”活動監視、標準政商關系等工作,推進“紅包”禮金問題的深化管理,促進黨員干部盲目抵抗收送“紅包”行為。
省紀委強調,今后對收送“紅包”行為將發現一同、查處一同、曝光一同,對管黨治黨不嚴、實行“兩個義務”不力實行問責,做到正風反腐越來越嚴、紀律請求越來越嚴、執紀規范越來越嚴、干部監視越來越嚴、義務追查越來越嚴。
文/
廣州日報記者湯南 通訊員粵紀宣
私設“小金庫”
地稅局長套取120萬
據引見,省紀委整合南粵清風網、作風告發網、作風暗訪平臺、效能投訴網、網上辦事大廳監視資源,重點盤繞權利集中的部門和崗位、重要節日、婚喪喜慶事宜增強監視,集中受理處置問題線索。樹立省市縣三級暗訪機制,2015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盤繞基層黨員干部“吃、拿、卡、要”等作風問題拍攝專題暗訪片308期,處置1255人。
對迎風違紀收送“紅包”問題,發現一同,查處一同。2013年至2015年,全省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收送“紅包”問題724件,處分743人。省紀委調查發現,
汕尾市地稅局原局長姚某指使或默許下屬私設“小金庫”,違規套取公款120多萬元,于2012年底至2014年春節期間給
汕尾市和省地稅局56名黨員干部贈送“紅包”禮金,觸及副廳級以上干部8名、處級干部35名、科級以下干部13名。姚某已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置;其他涉案人員包括8名收受“紅包”禮金的廳級干部遭到黨紀政紀處分。
廣東實行下級紀委向上級紀委報告線索處置和執紀檢查狀況制度。2015年,市縣兩級紀委共集中報告線索處置1902條、報告立案和處分625件,上級紀委經過審核,糾正問題162個。關于“紅包”問題管理不力一概施行“一案雙查”,嚴肅追查有關黨組織和黨員指導干部的義務。2014年至2015年,因下屬違規收送“紅包”問題,已有30名指導干部被追查指導義務。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在查處嚴重違紀違法問題時,凡觸及違規收送“紅包”問題,一概從嚴處置。
異地同步審計
追責5名地廳指導
廣東樹立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工作機制,增強專項資金監管,強化資金運轉監視,管住關鍵環節和重點對象,努力堵住公款送“紅包”破綻。
省財政廳去年樹立省級財政專項資金管理平臺,對資金運用全過程實時在線聯網監視。清算整合專項資金,將省級專項資金從219項緊縮到50項。標準財政資金運用管理,組織檢查各類資金114.36億元,收繳違規資金5300多萬元。
省預防糜爛局制定《省嚴重工程建立廉情預警評價施行方法》、《省嚴重工程建立廉潔風險第三方抽查評價暫行方法》等制度,增強政府投資嚴重工程項目廉潔風險同步預防。在白云機場擴建工程同步預防工作中,針對白云機場擴建工程86個項目,省預防糜爛局有關擔任同志曾經與55個中標單位展開廉潔預警說話,簽署廉潔協議書。同時,盤繞項目決策、啟動、施行階段28個環節,排查出52個廉潔風險點,提出92條針對性防備措施,重點防治收送“紅包”等利益保送行為。
針對基層指導干部收送“紅包”問題比擬突出的實踐,省審計廳施行異地同步審計,重點推進22個縣級中央黨政主要指導干部經濟義務異地同步審計,截至目前累計完成對81名省管干部經濟義務審計,催促整改并處置了一批違規設立“小金庫”、挪用專項資金問題,著力強化對基層黨政“一把手”運用公款行為的監視。去年以來,依據審計移送問題線索,省紀委已查處并追查5名地廳級干部指導義務。
針對指導干部收送“紅包”等違紀行為集中發作在“八小時以外”的狀況,為處理黨員干部監視的單薄環節,
廣東在全國率先探究展開黨員指導干部“八小時以外”活動監視工作。
廣東還立足于加強黨員干部本身“免疫力”,采用多種方式,有針對性地展開教育提示,敦促黨員干部抵抗收送“紅包”行為,對的確拒收不了的“紅包”及時上繳廉政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