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分案、全程留痕,用“互聯網+”技術杜絕關系案、人情案;通過執行指揮系統,遠程指揮抓“老賴”……21日,人口大省
河南19名中級人民法院院長集中展示了在“互聯網+司法公開”方面的新突破。
在當日舉行的“
河南省法院信息
化工作會議”上,中級法院院長們在演示時全部親自操作信息化系統,他們表示,通過信息化系統,實現隨機分案,可以有效解決法官辦關系案、人情案的問題。
開封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谷昌豪表示,通過信息化系統,案件全部錄入流程管理系統,案件在線審批,全程網上流轉,依靠電子簽章,全程留痕可控。
針對執行難問題,在演示中,中級法院院長們重點展示了各自的“執行指揮系統”。除了將“老賴”納入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通過執行指揮系統,還可以實現遠程查詢、凍結、劃撥等手段,讓“老賴”無處藏身。
談及如何破解超審限問題,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于東輝借助“大數據分析平臺”演示說,“臨近審限,系統就會提示,只要超審限,系統會自動凍結,法官要說明超審限的原因,系統才能解凍。”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最高法院報告顯示,中國裁判文書網現在有近1600萬份裁判文書,是全世界最大的裁判文書數據庫。截至目前,已在
河南法院訴訟服務網上公布審判流程信息和執行信息31.7萬條,公開裁判文書2984份。
河南省高院院長張立勇表示,“互聯網+”“大數據”時代,法院也應當自我“開刀”,自我革命,實現從立案到審判、執行的全過程、全方位監督,讓司法權真正在陽光下運行,讓暗箱操作沒有余地,讓司法腐敗無處藏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