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甜菜40多元,一斤水芹菜20多元,最普通的小白菜、生菜等,也要10多塊錢一斤。今年春節期間,海南省會海口市演出的猖獗菜價,直到一個多月后,菜價才逐步回落。
在這期間,記者先后走訪批發市場和種菜農戶,并跟進當地工商部門的執法調查,復原菜價“高燒”的緣由。
菜價多年“高燒”不退 5元以下菜簡直沒有
今年春節期間,記者在海口多個農貿市場采訪發現,連續多天菜價都不廉價。菜心每斤10元,生菜、小白菜每斤都在7、8元,每斤5元以下的菜簡直沒有。
據海南省物價部門監測數據,今年春節期間,蔬菜均勻批發價錢持續多日超越政府調控的目的價錢35%以上。以2月16日為例,生菜每斤7.83 元、小白菜每斤7.56元,市場均勻菜價超越目的價錢40.79%。同一天,北京的小白菜批發均價每斤4.33元,生菜每斤4.38元,差不多是海口的一 半。
據理解,每年夏秋時節,海口菜價都會有幾次“高燒”,從2010年開端就有多家媒體報道過。
本地蔬菜供給缺乏是菜價“高燒”主因
作為全國人民冬季菜籃子的海南,為什么反而經常遭到高價菜的攪擾呢?據理解,今年寒潮招致蔬菜大面積減產,以及留鳥人群和游客進島帶來的需求猛增,只是給海口高價菜推波助瀾。長期攪擾海口高價菜的基本緣由在于本地菜供給缺乏。
據海口市農業局統計,海口目前有供給本地市場的終年蔬菜基地5.1萬畝,但受時節影響,到夏秋時節減少到3.6萬畝。海南作為全國的菜籃子,主 要種植出島的冬季反時節瓜菜。種植葉菜供給本地的原本就不多,加上夏秋時節高溫暴雨等要素直接影響產量,從而招致本地菜供給量缺乏。
“菜霸”壟斷 擾亂次序推高菜價
本地菜供給缺乏,招致海口長期需求外地菜補充。按理說,外地菜的進入就能夠起到平抑菜價的作用。但記者調查發現,多年來海南卻只要一家進島蔬菜批發市場。
一家獨大 蔬菜批發市場助推高菜價
2000年注冊成立的民營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不斷是海南進島蔬菜批發的龍頭。它日均批發蔬菜1900噸,占海南蔬菜批發市場份額的75%。
記者調查發現,在這個市場里,進島葉菜為了長途運輸保鮮,包裝箱里都有兩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礦泉水瓶加上包裝箱,重量到達七八斤。
記者:這個水也算菜重量啊?
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二級批發商:干嘛不算,算啊。反正一箱扣兩斤之外他就不論了,全部你都得花錢買了。
此外,批發市場還未經批準擅自收取運菜車輛管理費,也增加了蔬菜批發本錢。
市場及批發商違法 被罰沒千萬元
工商部門對這家市場1月份的賬目停止了抽查,結果顯現,局部批發商在運營本錢沒有明顯變化的狀況下,純利潤單日漲幅竟超越27倍。據工商部門的 專項調查顯現,這家市場的一級批發商為固定的33家,市場運營者限定了每家運營的種類。因而關于他們構成的所謂“行規”,固然二級批發商不樂意,也只能接 受。
日前,海南省工商部門決議,對海口南北蔬菜批發市場運營方作出罰沒303萬多元的處分;對市場內違規運營的33家一級批發商分別給予行政處分,共罰沒款項828萬多元;并將它們列入運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名單,增強監管。
政府推行“平價菜” 高菜價遲緩“退燒”
經過調查記者看到,海口供給本地蔬菜存在終年缺乏的短板,而進島蔬菜又被一家獨大的批發市場及一級批發商所控制,長期攪擾海口市民。
“守著‘菜籃子’吃高價菜”的問題,如何來破解呢?
在春節期間蔬菜價錢持續居高不下的時分,由海口市組建的菜籃子集團正式啟動,陸續推出50多個平價蔬菜暫時銷售點。每天供給10個以上的種類。除個別品種外,價錢都在每斤5元以下,遭到市民的歡送。
記者跟蹤采訪發現,受推行平價菜、整理進島蔬菜批發市場、本地葉菜大量上市等多種要素共同作用,進入三月份,海口市場菜價逐步回落。
應用“市場之手” 化解高價菜難題
同時,海口市方案建立大型農副產品綜合買賣中心和千畝范圍的種植產業園,并帶動專業協作社、城市周邊菜農等一同來保證葉類蔬菜終年穩定供給,借助市場之手,化解長期攪擾海口的高價菜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