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南天、 冷暖空氣交錯、刮風下雨……進入汛期以來,我市天氣多變。面對今年可能呈現的各種極端天氣,市氣候部門及早進入備戰狀態,增強值班值守、預告效勞、部門信息互動,實在做好汛期氣候效勞工作,為全市人民擎起守護安全的一片天。
走進
揭陽氣候綜合觀測基地,記者見到工作人員正運用各類觀測儀器,對天氣狀況停止實時剖析監測。天氣預告是人們每天都需求控制的信息,市氣候部門采取有效措施實在進步氣候預告預測精密化程度。不斷以來,氣候數據的匱乏和觀測精度的誤差限制著氣候預告程度。隨著我市氣候綜合探測體系初步建成后,我市氣候觀測環境長期落后的場面從基本上得到改善,大大進步了氣候
現代化程度。“像對降水量的丈量,觀測儀器會自動將信息傳送到監控系統,系統再停止搜集剖析,并完成與國度、省監測系統及時互聯互通,數據愈加準確。”工作人員通知記者。
據理解,“
揭陽氣候綜合觀測基地”于2011年10月份建成并完成搬遷,主要包括
揭陽國度氣候觀測站、氣候預警中心、大屏幕視頻會商應急指揮系統的建立,建筑面積3250平方米。它的建成大大提升
揭陽氣候
現代化程度,進步對災禍性天氣、特別是嚴重災禍性天氣的監測、預告、預警效勞才能。眼下,我市的氣候綜合探測體系已初步建成,全市綜合探測網絡已初具范圍:全市具有4個空中氣候觀測站,其中2個國度根本氣候站,2個普通站,已建成區域氣候自動站90個,海島氣候自動站1個,土壤濕度觀測站1個、能見度自動觀測站4個、大氣電場儀1套、生物溫馨度1套、回南天自動站2個、新型自動站3個、國度環境氣候觀測站1個、藍天觀測站1個。根本構成全方位的平面氣候監測和傳輸網,各種氣候探測設備完成了實時材料探測、處置、傳輸的自動化。
進入汛期以來,針對汛期天氣形勢,市氣候部門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實在增強汛期氣候效勞的組織保證工作,強化組織指導和義務落實,做好防汛各項準備,著力進步氣候災禍預警和應急響應的及時性、有效性,著力進步各項氣候效勞的針對性、主動性,為防災減災提供精確的氣候效勞,為我市經濟平穩安康開展與社會調和穩定做出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