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環保監測點的鑰匙都裝在本人身上,自從把鑰匙統一交給監測平臺,我們本人也進不了門,監測的指標該是啥就是啥,一點也不能故弄玄虛。”3月31日,
寧夏鴛鴦湖電廠有關擔任人說,“對企業來說,這樣的監測固然更嚴厲了,但是對整個寧東的大環境卻大有裨益。”
3月31日,記者在寧東能源
化工基地采訪時理解到,寧東管委會經過“聰慧寧東”平臺建立,裝置了340只眼睛全天候“盯緊”排污最前線,完成了對寧東基地中心區重點企業監控的全掩蓋。經過這些“眼睛”的察看,隨時可對每一家企業的“三廢”排放狀況停止定量化監測預警、全天候數據傳輸。
長時間以來,寧東能源
化工基地企業管理污染不斷沿用“誰污染、誰管理”的老路,由排污企業自行處理污染問題。但是,受經濟實力和技術程度的限制,“自掃門前雪”的做法讓局部企業存在建而不運、運而缺乏、故弄玄虛等現象,嚴重影響污染管理效果。寧東管委會一改正去的老做法,將一切監測點的鑰匙集中收歸、統一管理。對13家重點企業的16套廢水、45套廢氣污染源實行在線監測,并將監測結果直接、實時傳輸至環保部門,企業看不到監測結果。
擔任“聰慧寧東”平臺運營的中國航天第十二研討院擔任人劉大鵬通知記者,數據一旦超標,“監測系統”會自動經過報警,環保執法人員會趕到現場,采集核對信息并對企業停止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