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微信在“互聯網+稅務”行業研討沙龍上正式發布經過微信卡包、企業號探究完成電子發票歸集報銷的可行處理計劃。
該處理計劃調用了微信多個產品才能,經過微信公眾號、卡包、掃一掃、企業號、微信支付零錢包等提供的整體銜接才能,與眾多行業協作同伴一同,嘗試完成電子發票的收納、歸集、流轉、報銷、入賬、再消費的無縫鏈接。
據理解,國度相關部門正抓緊研討,進一步從制度、管理、技術層面加快推進電子發票無紙化進程。
清華大學國情研討院博士后研討員魯鈺鋒表示,“互聯網+稅務”很重要的一個是強調銜接,一個是強調生態。稅務系統還要搭建更大的生態,把整個發票的管理閉環,由于國度的稅制是以票控稅。怎樣把它轉變到信息管稅這個角度,電子發票是一個十分大的承接點。
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表示,京東去年每天有幾百萬包裹,京東稅務部有兩千多人打發票。同時,它是效率的大問題,還不是本錢問題。假如發票打不出來,貨都發不進來。電子發票將使企業的運營效率本錢節約到達上億范圍。
與傳統紙質發票相比,電子發票具有無紙化、低能耗、易保管、易查詢等優點。特別關于電商而言,省去了郵寄等本錢;關于消費者而言,處理了紙質發票查驗和保管不便的缺陷。關于稅務部門而言,能更好地標準管理和數據應用,及時對征稅人開票數據停止查詢、統計、剖析。
固然有諸多益處,但之前電子發票開展不斷比擬緩慢。2013年,京東開出了第一張電子發票,但僅能作為收付款憑證,還不能作為報銷憑證。2016年,電子發票的應用終于在政策層面推進了一大步。自去年年底國度稅務總局、財政局部別發布了相關管理方法,不只認同電子發票可用作為報銷根據,且供認電子發票是有效的會計檔案,可直接入賬,完成無紙化報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