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墻體廣告 記者日前從
安徽省
合肥市
公安局了解到,歷經3個多月的細致偵辦,本地警方打掉一個專門對于保藏愛好者的新式網絡
電信欺詐團伙,82名團伙成員悉數被捕。該團伙在一年多時間里合計騙得保藏愛好者近1000萬元。
托付文物判定,藏品“增值”百倍?
2015年12月9日,一名來自
河北省遷安市的中年男人來到
合肥市
公安局蜀山分局責任區刑警二隊報警稱,他被
安徽萬合文化溝通有限
公司(簡稱:萬合
公司)騙去了3萬多元。
經民警細心問詢了解到,2015年6月份,該男人將自個保藏多年的一件瓷器的圖像發布在網絡上,欲進行出售。不久,他便接到萬合
公司事務員的電話,對方告訴他,從圖像上看,他的保藏品極具保藏價值,但為了進一步承認,主張他帶著實物來他們
公司,
公司代為找判定專家對其進行判定,并且判定是免費的。
聽完事務員的一番強烈推薦,該男人帶著保藏品來到了萬合
公司。一到萬合
公司,男人被
公司的姿勢鎮住了:
公司地處本市富貴路段的高級
寫字樓里,
公司裝修奢華,一進
公司大廳,
墻面上懸掛著
公司“老總”與名人、專家、聞名主持人的合影;再加上一旁事務員對
公司業績的介紹,男人對萬合
公司的實力毫不懷疑。
為了顯示萬合
公司的“規范性”,
公司還主動請求與該男人簽定了一份合同。該男人拿著萬合
公司開據的物品收據憑據,便回家等待消息。三兩天后,男人收到萬合
公司的回復稱,他的保藏品經業界多位專家判定為“宋代文物”,市場保存價位在300萬元左右,他們
公司會托付香港一家拍賣
公司對物品進行拍賣,但依照兩邊最初簽定的合同,男人需向萬合
公司交納36700元的手續費。男人一聽便迅速將手續費匯給萬合
公司。
一個多星期過去了,男人仍沒收到萬合
公司的任何消息。電話問詢,
公司答復他說,因為他的物品屬于宋代文物,依照國家的有關法律規定是不允許在境外進行拍賣的,
公司正積極和諧國家有關部門,處理出關手續。又一個星期過去了,男人仍沒有收到回音。一次次電話咨詢
公司,
公司便用各種借口延遲,男人這才發現上圈套,挑選報警。
警方喬裝大學結業生應聘,打掉欺詐安排
民警細心查看了兩邊簽定的合同,一切手續看似合法合規。但民警沒有草率處理此事,而是著便衣來到萬合
公司,發現
公司大門緊鎖。為避免打草驚蛇,民警當天沒有正面觸摸
公司職工,而是悄然展開查詢。民警在網上進一步查找發現,網上曾有網民發帖稱被萬合
公司騙過。經過將這幾起案子剖析串并發現,該手法與江浙滬等區域發生的網絡欺詐案子手法極為類似。
民警隨后又聯絡
河北省遷安市的那名男人,令民警感到奇怪的是,該男人稱,萬合
公司傳聞他報了警,現已交還了物品。當民警再深化問詢時,對方怎么也不肯多說一句。
2016年2月12日,本地警方建立專案組,在對萬合
公司隱秘查詢的一起,安排兩名偵辦員喬裝成大學結業生,經過應聘進入該
公司進行臥底查詢。
歷經一個月的細致偵辦,專案組了解到了張某超、徐某春等人組成的萬和
公司表面上冠以“香港”“海外”“文化溝通”等字眼,暗地里卻專門對于保藏愛好者以拍賣藏品為名,收取手續費進行網絡
電信欺詐。專案組還把握,在
合肥另一地建立于2015年11月11日的
安徽拓遠文化溝通有限
公司也是由張某超、徐某春等人組成。
2016年3月15日9時許,專案組兵分四路,分別在張某超和徐某春租房處將二人捉拿,一起在萬合
公司和
安徽拓遠文化溝通有限
公司將80名
公司主管、部門經理、事務骨干等人逐個操控。
經審問,據張某超和徐某春等人告知,張某超(男,43歲,
安徽省太和縣人)初中結業后,外出打工,幾年前,他在打
工地觸摸到此類欺詐,便先后在江浙滬學習“技藝”,2014年6月,他糾結一幫老鄉、同學、兄弟來到
合肥,建立
安徽萬合文化溝通有限
公司,也想效仿“師傅”的技藝,從事欺詐活動。
欺詐“玩套路”:自導自演拍賣會,花錢做競價排名
警方查詢發現,張某超和徐某春等人開設的
公司地點,通常挑選在富貴路段的高級
寫字樓里且
公司裝修考究,并將名人、專家、聞名主持人與他們的合影懸掛在
公司的顯目方位。該
公司每年還在聞名酒店,約請一些聞名專家,自導自演一至兩次保藏品拍賣會,競拍者滿是
公司的職工。
萬合
公司有著緊密的安排架構,設有專職的事務員、評估師、總監等,各司其職、分工合作,有的專門在網絡上搜集保藏者發布藏品的圖像信息,有的擔任與保藏人電話聯絡,
公司還對他們進行專門訓練。
公司規定事務員與受害人一對一服務,客戶之間也不允許溝通。他們
公司寫字樓電梯及
公司大門設置門禁,首要出入口、過道都裝有監控,外人無法容易進入。
為逃避危險,萬合
公司挑選的受害人均為外地人,并且是不懂得海外拍賣的手續流程的;與受害人簽定合同,藏品交由
公司保管,收到手續費后,萬合
公司會假造出關證實。當受害人發現受騙以后,
公司會以受害人合同違約為由拒絕交還手續費,若受害人固執報警,
公司則會交還受害人交納的手續費,并請求受害人不得報警,收回受害人手中保存的合同、憑據等材料。
為逃避沖擊,萬合
公司專門花錢請人在網上做競價排名的虛偽宣揚,使其做到,只需網民在網上查找“拍賣、藏品、文物、萬合”等關鍵字時,萬合
公司的信息就會在網頁的頂端。一起還專門將觸及
公司的受害人負面網絡發帖進行刪去。
現在,張某超和徐某春等41名骨干成員已被警方刑事拘留,案子仍在進一步審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