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墻體廣告設計
成都晚報記者從
成都城投集團了解到,連接成安渝高速的主要進出城通道成洛大道的三環路至繞城高速段,于3月30日正式啟動“大手術”,作為中心城區“三環十六射”城市快速路網體系中的一條射線快速路,該項目將升級為雙向12車道,其中主道8車道、輔道4車道,5.37公里將全程沒有紅綠燈,預計2017年1月底主體工程完工通車。
三環路至
東風渠全程高架
成都大學節點新修下穿
“近年來,隨著區域交通流量的迅猛增長,路面損壞嚴重,道路使用品質下降。”
成都城投集團現場施工負責人告訴記者,成洛大道(三環路至繞城高速)快速路改造工程西起三環路十陵立交,東接繞城高速成安渝立交外側已改造段,全長5.37公里,總投資約27.8億元,項目建成后,一條全程無紅綠燈的全新快速路將現身城東。該負責人表示,結合沿途交通狀況,該項目采用高架橋、地面道路、局部下穿隧道相結合的形式,其中高架橋起于三環路十陵立交,向東跨越東洪路、蜀王大道、十陵下街及
東風渠,于
東風渠東側落地,總長約1.9公里,高架為雙向8車道,底層道路為雙向6車道。
記者了解到,
東風渠至繞城高速收費站段總長約2.35公里,采用雙向12車道主輔分隔地面道路,主道雙向8車道,輔道雙向4車道。在三環路十陵立交節點,三環路外側2條既有匝道將改造接入高架橋,并在三環路成洛大道方向新建2條右轉匝道,同時在蜀王大道西側高架橋兩側設置1對上下橋匝道。此外,在
成都大學節點,采用雙向8車道隧道下穿
成都大學正門。目前,三環路至繞城段已打圍施工,開始第一階段的管線遷改,東洪路至蜀王大道出城單向通行。6月1日-12月31日將進行第二階段的高架橋及隧道施工,其中8月1日-12月31日期間,三環路十陵立交進出城方向斷道施工,所有車輛經三環路可繞行靈龍路,其余路段在施工期間均保持雙向4車道通行。
同步建設4.5公里綜合管廊 內設視頻安防監控系統
“這是中心城區首條實施綜合管廊示范建設的快速路,在進行路面改造的同時,將同步實施綜合管廊建設,對沿線地下管線實施集約化管理。”現場施工負責人表示,綜合管廊起于三環路十陵立交外側,止于繞城高速成安渝立交內側,全長約4.5公里,斷面尺寸內徑8.1米、外徑9米,入廊管線包括燃氣、電力、自來水、通訊、垃圾滲濾液管等市政配套管線,總投資約8.6億元,為減小施工對環境及交通的影響,初步決定采用盾構法施工。為實現通風、逃生等功能,管廊全線設計了24處綜合井,內部還將設置環境與設備監控系統、視頻安防監控系統、通信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
據悉,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因管道建設引起的重復開挖問題,并對管網設施的維護和檢修帶來極大方便,提升管線安全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促進城市集約高效和轉型發展,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城鎮化發展水平。在此基礎上,該項目還引入了“海綿城市”生態理念,也是中心城區海綿城市建設示范項目,根據道路沿線綠地規劃情況設置海綿體,打造先進的水源涵養及循環系統,充分發揮城市綠地、道路等對雨水的吸納、蓄滲等作用,通過滲、滯、蓄、排等技術實現“海綿城市”理念,提升城市可持續發展能力。此前,中環路一段長為700米的“海綿人行道示范段”就已經初露雛形,在模擬暴雨雨量的情況下,30秒就能自動除積水。根據市建委今年的安排,將投入78億元建設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