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國度林業局副局長彭有冬率調研組來到我市,就我市創立國度森林城市工作狀況停止調研。省林業廳廳長陳俊光、市長鄧偉根、市政府黨組成員容福華等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來到圭峰山國度森林公園、市規劃展覽館、五邑華裔華人博物館和小鳥天堂濕地公園。在圭峰山國度森林公園內,調研組一行經過實地調查和聽取匯報的方式,對我市森林資源概略和創立國度森林城市工作狀況停止了細致理解。據引見,圭峰山將盤繞打造“嶺南儒學名山”、“名山綠心”,不時豐厚其文化載體,打造更優質的生態景觀,推出更多更有意義的旅游活動,完善各項效勞配套,進步效勞質量,向廣闊游客提供一個更宜人、宜游,以及更具魅力的旅游景區。鄧偉根表示,圭峰山國度森林公園坐落在
江門市區中心,既吸收本地市民前來玩耍,也有不少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希望有關部門增加上山入口和沿途景點,繼續完善配套設備,便當市民出行”。
“‘白沙文化’是非常具有嶺南特征的儒學文化,我們不能‘棄寶不用’,要把‘白沙文化’和其他具有地域特征的優秀文化融入到圭峰山國度森林公園的建立中來,山上山下都要浸透儒學理念。”鄧偉根說,“我們要爭取把圭峰山打形成文化名山。”
據統計,我市2015年林業用空中積664.1萬畝,占疆土總面積的46.4%。森林面積654.3萬畝,森林掩蓋率46.25%,人均公園綠空中積17.75平方米。去年7月,我市正式啟動國度森林城市創立工作,并提出爭取2018年勝利創立。近幾年來,我市施行“森林圍城,樹林進城”綠色行動,用三年時間,對城市停止平面綠化。同時,啟動新一輪綠化
江門行動,共完成生態景觀林帶339公里,新建森林公園32個,濕地公園4個,綠化美化村莊421個。另外,我市在去年提出啟動公園城市建立大行動。至去年年底,全市各級投入資金約5.8億元,共建成各類公園550個,城鄉綠廊及慢行系統585公里,公園城市建立工作也獲得階段性效果。
調研完畢后,彭有冬表示,
江門具有令人入迷的青山綠水和好空氣,在“綠”的包裹下,呼吸都變得愈加舒適,“洗肺”之地名不虛傳。對
江門建立公園城市的規劃,彭有冬表示十分同意,“有這么好的先天優勢和綠化根底,
江門建成公園城市指日可待”。
相關新聞
我市已有20項指標滿足國度森林城市規范
記者從市林業和園林局得悉,在國度森林城市評價五大指標體系共40項指標中,我市已有20項指標滿足請求,有10項根本滿足請求,仍有10項需經過努力才可達標。
據悉,國度森林城市評價五大指標體系分別為:城市森林網絡(15項)、城市森林安康(8項)、城市林業經濟(3項)、城市生態文化(6項)和城市森林管理(8項)。目前,我市森林掩蓋率為46.25%,城區綠化掩蓋率為43.68%,人均公園綠空中積17.75平方米,城區喬木種植比例為61%,均滿足國度森林城市評價指標請求。另外,在10項未達標的指標中,其中6項指標需求經過編制并努力施行《國度森林城市建立總體規劃》才干完成達標任務。難點之一是“自創立以來,均勻每年完成新造林面積占市域面積的0.5%以上”,這就請求我市在“創森”工作展開的3年內,每年要新造林面積7.16萬畝,3年新造林面積要超越21.4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