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會在清明節為親人上墳祭掃,并經過放鞭炮、燒紙線等舊風俗表達思念之情,這一祭祀方法既噪聲擾民,污染環境還會引起森林火災,近年來,隨著健康環保理念越來越被大家所重視,一股股文明祭祀之風正在悄然興起。
4月2日早上9點, 記者在
清鎮市紅楓藝術陵寢門口看到,前來祭祀的
大眾川流不息,商家們早早擺上各類鮮花,紙燭,香,生果等祭品供
大眾采購,因為本年倡議文明祭祀,禁止在墓 區點燃煙花爆竹和燃燒香燭紙,所以,前來采購鮮花和生果的
大眾居多。而在另一側,市生態局的工作人員們一邊免費為
大眾發放供祭祀用的鮮花,一邊向過住
大眾 宣揚文明祭祀方法。而對于用鮮花,生果等健康文明方法祭拜逝者,表達哀思之情,市民們也是非常附和,并樂于接受。
市民楊桂英和丈夫特意從
貴陽到
清鎮給親人上墳,她說,往年她都是帶著一大堆祭品來上墳,既費事又不環保,如今大家考究健康環保,用獻花、植樹、朗讀或許網上祭祀等文明方法來祭拜親人,所以本年她只帶了簡略的鮮花和生果來祭祀,便利得多。
為維護生態和防止因祭祀引起森林火災,清明時期,我市多方法展開“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宣揚活動,引導
大眾摒棄陳規陋習,用文明祭祀方法祭拜親人。時期向市民發放了倡議書、安排工作人員在市紅楓藝術陵寢和城區周邊的幾個首要墳區、墓區以及35個森林防火卡點展開“綠色清明,文明祭祀”宣揚活動,還免費為
大眾發放了用于祭祀用的鮮花3000束1萬多支,在全市形成了文明祭祀空氣,收到了良好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