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遂寧墻體廣告 央廣網北京4月6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當地時間5號,阿塞拜疆國防部發表聲明,證實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方在納戈爾諾-卡拉巴赫地區,停止了持續4天的軍事行動。究竟,雙方是如何達成停火協議的?這又能否化解雙方在納卡地區持續多年的沖突?
新華社駐第比利斯記者李銘介紹稱,這次納卡沖突烽煙再起,可以追溯至4月2日。當天亞美尼亞國防部發表的聲明說,兩國從1日夜里到4月2日凌晨,在納卡地區爆發了沖突。同一天,阿塞拜疆國防部也發表聲明,指責亞美尼亞破壞了雙方的停火協議,使用迫擊炮和大口徑機槍向阿境內開火。之后兩國政府部門確認,在今日的沖突中,至少雙方有超過30名的士兵喪生,還有多名平民被傷。阿塞拜疆國防部5日發表聲明宣布,從當地時間5日中午12點開始,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的軍隊在納卡地區停止一切軍事行動。有媒體援引阿塞拜疆總統阿利耶夫的話說,阿塞拜疆準備延長與亞美尼亞的停火協議,并繼續推動兩國的協商進程。媒體普遍分析認為,這次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在納卡實施停火,防止了地區沖突升級,有利于地區穩定和和平。
納卡問題是一個很復雜的、涉及到民族問題,歷史問題的地區難題。表面上看是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之間的較量,但其背后涉及到很多大國的角力。目前看,尚不具備短期內獲得解決的條件。近年來,雖然阿塞拜疆憑借豐富的油氣資源,國力和軍力增長速度明顯超過處于內陸的亞美尼亞,但在沒有取得相關大國明確支持的前提下,阿塞拜疆仍然缺乏單方面實力去打破地區現狀,徹底解決納卡問題。作為一個復雜的歷史遺留問題,作為當事國的亞美尼亞和阿塞拜疆立場差異巨大,短期之內無法調和。阿塞拜疆要求亞美尼亞從納卡地區完全撤軍,而亞美尼亞是納卡的實際占有者,不可能輕易作出妥協。雙方多年積累的敵對情緒,也很難在短期之內獲得化解。另外,俄羅斯、美國和歐盟這些大國,雖然都不愿意納卡地區再燃戰火,但徹底解決納卡問題的意愿并不強烈,所以納卡問題仍將作為一個地區熱點長期存在。
納卡地區地處阿塞拜疆的西南部,居民大多是亞美尼亞族人。蘇聯解體后,兩國為爭奪納卡爆發戰爭,亞美尼亞占領了納卡和周圍原屬阿塞拜疆的部分領土。盡管在1994年,兩國就全面停火達成協議,但卻一直因為納卡問題處于敵對狀態,小規模沖突不斷。而納卡地區地方官員戴維·巴巴揚曾表示,最近這次交火,是1994年以來最慘烈的一次。
沖突爆發后,俄羅斯、美國、歐洲等方面緊急表態。俄總統普京對局勢再次滑向武裝沖突,表示遺憾。美國方面,美國國務卿克里發表聲明,敦促雙方“嚴格遵守停火協議”。歐安組織明斯克小組也譴責雙方,并對當地居民安危表示關切。有分析認為,持續十幾年的納卡問題,復雜程度不亞于中東地區沖突,背后存在諸多大國的博弈,這會成為大國間利益博弈的新熱點嗎?
中國社科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姜毅分析稱,目前來看在經濟上把問題鬧大、鬧僵、鬧嚴重,并不符合各方利益。但納卡問題背后是大國之間的博弈,盡管沒有放到臺面上來,但在某種程度上會促使當事雙方可能錯誤地領會得到了某些方面的支持。比如,亞美利亞跟俄羅斯關系非常近,不管是在歐亞聯盟框架內,還是在獨聯體集安組織條約框架內,亞美尼亞都是一個非常積極活躍的、參加獨聯體一體化的成員。他們自然在某種程度上認為俄羅斯會對亞美尼亞的行為予以一定幫助。阿塞拜疆這幾年跟西方國家,包括跟土耳其拉近關系,建立所謂的繞開俄羅斯、烏克蘭的新能源通道。對于阿塞拜疆來講,也可能會錯誤領會他的背后有一些大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