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發布 陽春三月,走進寧都,滿目蔥翠。近年來,寧都縣全力推進生態文化建立,全面播綠、全心護綠、全力富綠,走出了一條生態建立和經濟開展同步推進的可持續開展之路。
播綠,綠滿山野
春風又綠江南岸。3月16日,石上鎮池布村千畝連片山坡上,一派如火如荼的繁忙現象。“樹苗再扶正點”“泥土填實些”……村民們力爭上游地挖坑、栽苗、澆水,不到半天時間,片片山坡披上了“綠裝”。
為快速推進造林綠化,寧都運用市場化的方法,出臺了財政補貼、信貸扶持、基地建立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大眾、企業、專業協作社、專業隊、大戶等各類社會主體投資林業生態建立積極性絕后高漲。
在寧都環亞林業開展
公司承租的釣峰鄉萬畝連片山坡上,又是另一番現象:主人邱維平一身輕松,他延聘了一支30余人的專業造林隊。專業造林隊分工明白,雜亂無章,技術精、速度快、質量好。
企業相繼落戶,造林大戶不時涌現,近三年來,非公有制投資主體投入資金總額達3.32多億元,呈現出了“山山搞承包,處處在造林”的喜人現象,一舉完成了
大眾得利、政府得綠、社會得益的多贏效果。
護綠,綠意長駐
匆匆吃過早飯,田頭鎮王坊村護林員溫新華又和往常一樣,帶上一壺水、一把斧頭上山了。為了呵護綠色,他巡山護林,風雨無阻,33年如一日,從未連續過。
“一分造,九分管”。為改動過去那種重植輕管,造林效益不高和森林火災易發等問題,縣林業部門延聘150名林管員,實行管護員、地塊、報酬、措施、獎懲罰法“五落實”,24小時巡查督查,確保造一片、成一片、綠一片。
巡山護林,看似簡單,實踐大有學問。溫新華在主要路口刷寫宣傳標語,還堅持搞好進山人的注銷和防火宣傳工作。特別是
鄉村辦喪事,有燒紙錢習氣,在人家悲傷時上前遏止,勢必引發抵觸。遇到此事,溫新華只好蹲守,直到墳上的紙錢燃盡,火患消弭,才肯分開。
雖然如此,森林火情還是時有發作。“一有火情,全縣80名專業消防隊員將投入到森林撲火工作中。”縣林業局相關擔任人引見說,寧都積極推進縣級專業森林防火隊伍建立,緩解撲滅森林火災時人員缺乏、技術落后的問題。
護綠,需求林業部門的精心呵護,更需求廣闊
大眾積極參與。縣里每年都制造、懸掛、張貼大小標語數千條,特別是將有關封山育林政策法規內容制造成生動形象的掛歷免費發放,調動了廣闊
大眾參與封山育林的主動性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