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墻體廣告施工 由《小康》雜志社結合清華大學媒介調查實驗室,并會同有關專家及機構而停止的“2015中國幸福小康指數”調查顯現,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的職業,排 在前十位的依次是:自在職業者、教員、政府官員、藝術工作者、普通公務員、導游、民營企業家、健身教練、演員、創業者。(4月5日 中新網)
公眾眼中最具幸福感職業新穎出爐,在“十強”中,教員、政府官員和普通公務員分別位列第二、第三、第五名。這也就是說,公職“三分天下有其一”,看這幸福感高得,直爆表啊。事實當真如此嗎?
有一種幸福,叫“看上去很幸福”。教員、政府官員和普通公務員的職業幸福,或恐就是此種幸福。眾所周知,通常狀況下,教員、政府官員和普通公務 員都是吃財政飯的,每個月就掙那么一點兒死工資。此前曾有網媒爆料某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高工資現象,我不敢說沒有,但這最多算是個別現象,不可能成為大多 數。如若不信,您大能夠咨詢一下親友中的公職人員,探一探他們的荷包有多癟,結果肯定令您大吃一驚。
當然,在公職人員當中,確實存在一些害群之馬。比方,有些教員正常教學不用心,有償補課干起來倒是歡實得很;個別政府官員不能廉潔自律,應用公 權中飽私囊;少數普通公務員“身在曹營心在漢”,8小時內開小差、忙三產。這種有違規章法紀的公職人員,在被查處前,或許家底殷實,但他們照樣沒幾幸福 感。由于隨著正風肅紀的持續展開,此類人必定日日懸劍,寢食難安。待到東窗事發之時,哭都來不及了,更遑論幸福感。
除了收入要素,職業幸福感還與個人可支配時間有關。我們曉得,自在職業者能高居榜首,不只由于相對可觀的收入,更源于“我的工作我做主”。反觀 教員、政府官員和普通公務員,比收入更羞怯的便是時間。現往常,“五加二”、“白加黑”、“365(天)24(小時)”早已成為很多公職人員的常態。當加 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職業幸福感也就難免此消彼長了。
總而言之,說教員、政府官員和普通公務員最具職業幸福感,我不敢茍同。改為“最具職業驕傲感”或許更貼切一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