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4月6日上午舉行,對日前出臺的《〈中國制造2025〉
濟南行動方案》停止解讀。依照方案,到2025年,全市范圍以上制造業主停業務收入將打破10000億元,范圍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落25%以上。
10年內綠色開展程度“世界先進”
市經濟和信息化委相關擔任人引見,《行動方案》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努力打造“
濟南智造”品牌,使先進制造業成為推進
濟南經濟轉型晉級的重要引擎。
兩步走開展目的
第一步 到2020年,
現代工業體系根本構成,詳細表現為創新才能顯著加強,質量效益全面提升,兩化交融邁上新臺階,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獲得明顯停頓,優勢范疇競爭力進一步加強,重點行業能耗、物耗及污染物排放明顯降落。
第二步 到2025年,全市制造業整體素質和綜合程度大幅提升,創新才能進一步加強,兩化交融、綠色開展到達或接近世界先進程度,構成高素質人才匯集、產業根底雄厚、構造優化、質量效益良好、持續開展強勁的先進制造業體系。
范圍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將達50%
在詳細指標方面,《行動方案》設立了創新才能、質量效益、兩化交融、構造優化和可持續開展等五大類指標。到2025年,范圍以上制造業主停業務收入打破10000億元;兩化交融開展程度總指數到達90;范圍以上工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比重到達50%,主停業務收入過百億元企業到達15家;范圍以上工業萬元增加值能耗比2015年降落25%以上。
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成關鍵詞
我市將突出抓好創新體系建立和科技成果轉化、智能制造和互聯網+、技術改造和轉型晉級、優化產業規劃和壯大產業集群等關鍵環節,努力打造“
濟南智造”品牌。
《行動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20項詳細任務:
①增強創新才能建立、提升制造業中心競爭力
②推進兩化深度交融、提升制造業智能化程度
③推進企業技術改造、促進制造業轉型晉級
④加快開展消費性效勞業、創新產業開展新形式
⑤增強產業集群建立、促進產業集約集聚開展
⑥全面推進綠色制造、加強可持續開展才能
⑦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提升制造業國際化程度
“
濟南智造”瞄準8大范疇
①新一代信息技術(根底軟件及工業軟件、集成電路及專用設備、信息通訊設備和云計算、大數據及物聯網)
②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
③交通配備
④電力配備
⑤節能與
新能源汽車
⑥生物醫藥及高性能
醫療器械
⑦新資料
⑧節能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