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墻體廣告價格 “這次《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的成稿,真正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在國際上的‘話語權’?!闭f起自己在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工作組參與制定《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的經歷,從事了22年律師工作的傅達清很感慨。
《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是世界范圍內首個解決跨境電商網上爭議的軟性法律文件,由中國、美國、德國、日本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代表和觀察員參與制定。傅達清作為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受邀加入工作組。
“今年6月將提交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表決。若表決通過后,《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將成為各國在處理電子商務網上爭議問題時約定俗成的慣例?!备颠_清29日對中新社記者說,各國對這次會議都非常重視,“中國、美國、歐盟都有代表團和觀察員參會,會上主要的爭議也來自這幾方?!?br />
“制定《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的過程就是大家不斷爭吵、協商,然后出現新的問題,再爭吵,再協商?!备颠_清說,在聯合國總部一個能容納200多人的會議室里,坐了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及觀察員。雖然私下見面大家很友善,“但在會議室里,該爭的還是要爭?!?br />
從立項到最終成稿,《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歷時近五年半。傅達清用“激烈而有趣”來形容最后階段的成稿討論過程。
“有時是中國和美國意見一致,有時是中國和歐盟一致,但大多數時候是歐盟和美國一起同中國進行較量。”傅達清說。
“例如‘technicalnotes’的中文翻譯應為‘技術指引’,但之前很多類似文件將其翻譯為‘技術說明’。這次我們要求改成‘技術指引’,這本是理所應當的事,沒想到遭到了美國代表的反對。”傅達清告訴記者,美國代表強調要按照“國際慣例”繼續沿用“技術說明”一詞。
“這個時候我們沒有退讓。雖然只是修改一個詞,但中文文件名應該按照中文的邏輯,如果之前的‘國際慣例’有錯,我們應該修正它。”最終,在中方的堅持下,美國代表“妥協了”。
一個問題上的爭執,不代表整個過程的“對立”。“在美國和歐盟出現沖突時,中國就成為重要的‘調停者’。大家都想獲得中國的支持。”傅達清說,這也是會議里“有趣”的地方——上午還針鋒相對的美國代表,在需要獲得中國支持時,就會變成“友好的合作伙伴”。
“整個討論中,我們關于安全、保密、導言、第三階段表述等主張都得到支持?!痹诟颠_清眼中,得到支持除了表述中肯全面,更是因為沒有人能夠忽略“中國聲音”。
“中國代表和觀察員在參與討論時非常積極。在遇到爭議時,我們也是用前期的調研數據和相關法律法規‘以理服人’。”傅達清說。
最終,在《跨境電子商務交易網上爭議解決技術指引》定稿里,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第三工作組采納了中國提出的一個既體現中國需求又考慮歐盟和美國法律差異特點的中國方案。
“‘中國聲音’不缺位,‘中國聲音’擲地有聲。這就是我們在這次會議上做到的?!备颠_清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