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民墻廣告 電視劇《羋月傳》已經在各大衛視播完第一輪,如今又開始火熱輪播。
“周朝在分封各個諸侯,楚王封到楚地的時候,賜姓為羋,現在的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都是當時的楚地,羋姓是當時的楚國國姓。”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認為,羋姓是這些地方的先祖姓氏。
然而,記者采訪發現,即便全國羋姓人群約1萬人,但
江西羋姓的人只有4人,其中
南昌一對父女,
上饒縣、德安縣各一女士。“這4人雖然落戶
江西而且姓羋,但都是外省遷入,也就是說,
江西并沒有本地人姓羋。”
江西一戶籍民警介紹說,4人遷入的省份為
河南安陽和
安徽蕭縣。那么,地處“吳頭楚尾”的
江西,“羋”姓去哪了?
全國羋姓約1萬人
江西只有4人
雖然憑借著熱門電視劇《羋月傳》的播出,羋姓上了回頭條,不過即使傳說再多,輝煌不少,也無法否認羋姓現今的稀缺。曾在《百家講壇》主講《百家姓》的錢文忠教授透露,羋姓在先秦曾經常見,但現在《百家姓》中已經沒有,缺失原因沒有文獻記載。
“周朝在分封各個諸侯,楚王封到楚地的時候,賜姓為羋,現在的
湖南、
湖北、
江西、
浙江,都是當時的楚地,羋姓是當時的楚國國姓。”中南大學文學院教授楊雨認為,羋姓是這些地方的先祖姓氏,按說是羋姓較為集中的省。
“羋姓人群主要集中在
湖北一帶,還有
河南安陽以及
安徽蕭縣,雖然當時楚國被秦國滅掉,但楚國的羋姓人口還是大量保留在當初的楚國境內。”據統計,目前全國羋姓人群約1萬人,因為濃重鄉土情懷的原因,祖輩生活的地方,其后世子孫大部分都生活在那里,所以
湖北一帶的“羋”姓最多。按照常理,
江西地處“吳頭楚尾”,羋姓也是
江西一些地方的大姓,應該能被延續下來。
那么,
江西有多少羋姓人群呢?他們又生活在哪里?
“
江西姓羋的人只有4人,其中
南昌市一對父女,父親1955年生,女兒1982年生;
上饒縣一羋姓女士,1988年生;德安縣一羋姓女士,1987年生。這4人雖然落戶
江西,屬于
江西人,而雖然姓羋,但都是外省遷入,也就是說,
江西并沒有本地人姓羋。”
江西一戶籍民警介紹說,4人遷入的省份為
河南安陽和
安徽蕭縣。
早年羋姓為何沒能在
江西延續?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不僅當年地處“吳頭楚尾”的
江西沒有本地人姓羋,當年屬楚地的
湖南,羋姓已經查無后人。
那么,為何羋姓沒能在
江西這些地方延續?
“一種可能是因為家族遷移,秦滅楚以后,楚都東遷,羋姓貴族可能也隨之東遷,現在的
江蘇浙江安徽一帶應該會有。”有研究者認為,羋姓在
江西等地沒能延續的原因會有很多,如改姓,因為秦統一六國后,很多楚國后代害怕株連,避禍改姓。秦漢之后姓氏分離,改使用氏不使用姓,像是屈、昭、景等36個姓都是同一祖先分下來的,氏取代了姓,羋姓就更加少了,之后原因可能更多,為了使用方便改姓的也極有可能。
“姓昭、屈、熊、景的可能是羋姓人后代。”《中華姓氏大辭典》主編袁義達認為,楚國被滅后,有的人就不用姓,而改用氏了,像昭、屈、熊、景等,這些跟羋姓源流都是同一族的。在當時,只有貴族才能使用氏,所以傳到如今依然使用羋姓的,可以看作是“沒落的貴族”。
“羋姓還演化出很多姓氏,最著名的是伍、屈、項、麻、上官等十八姓,從這十八姓又繁衍出143個單姓、112個復姓,其中不乏王、白、劉、柳、葉、楚、熊等大姓。”研究者認為,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有嚴格區分,姓是有血緣關系的整個部族的共同稱號,氏是某個支系的稱號,一個姓可以衍生出多個氏族,加上當時規矩女子稱姓男子稱氏,所以雖然賜姓楚,但楚國國君以“熊”為氏,貴族們也有諸多姓氏,故后人提起,都把“熊”當為楚國國姓了。
南昌熊氏和羋月是同姓宗親?
“按照先秦的規定,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造成羋月有姓無氏,只能叫羋月,而現在男女平等,如果羋月從父姓的話,戶口將登記為‘熊月’。”研究者認為,當年地屬楚地的大部分熊姓,就是楚王國姓的后裔,如
南昌熊氏,就基本上楚國國姓后裔,也就是說
南昌熊姓市民和羋月是同姓宗親。
采訪中記者看到,至今網絡上還有不少人提問,“米姓,是不是羋姓轉化過來的,或者是祖輩為了簡化羋的復雜筆畫,又或者是同音?”另外,有網友呼吁讀音為mǐ姓的,包括米、弭等姓,尋根溯源,看看自己是不是楚國的后代,是不是羋月的后人。
“的確有羋姓的人將姓改成米了。”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在海南大學任教的教師米友梅(戶籍姓名),在她前29年的生活中,身份證上的名字還是“羋友梅”,在她印象中,幾乎沒有人在首次見面可以念對她的名字,千友梅、干友梅、芋友梅,千奇百怪都有。不只是老師同學念錯,寫錯也是家常便飯。1994年研究生畢業后,米友梅前往
珠海一
公司工作,遷戶籍時打不出“羋”字,思來想去,她就把姓氏換成“米”了。
那么,米姓是否也源于羋姓?
除了不少米姓人士表示“不清楚,沒聽老輩提起過”外,全國姓氏專家袁義達表示,“只能說有這種可能,但目前還沒有直接證據證明米姓源于羋姓。”
“羋”字火了
南昌有人取名帶“羋”
據介紹,“羋”姓一出,引發不少網友“湊熱鬧”,雖然很多人在《羋月傳》剛出來時,有念稱半字的、有念成華字的,但如今,如有人還念錯,會被嘲笑。于是,越來越多的影迷將自己的網名改為“羋十四”、“羋莎莎”、“羋珺”等,還有網友取名“羊羋羋”。
“
南昌有年輕的媽媽,可能太喜歡看羋月傳了,給小孩取名為羋,如李羋、王羋玥等等。”據戶籍民警介紹說,此前很少人取這么生僻的字作為名。
“我不贊成名字里有這生僻字‘羋’,因為我姓羋,就有過很多煩惱,早些年,別人問我姓什么,我說姓羋,別人就會說你姓米啊。”已落戶
江西的羋女士告訴記者,她曾想解釋不是那個“米”,可又不知道如何去描述自己的“羋”,“現在好了,再有人問我,我起碼可以說是《羋月傳》的那個羋了。”
據羋女士介紹,現在老家
安徽蕭縣姓羋的人也很少了,一些羋姓的人由于覺得這個姓不方便,就改成了姓米。
“針對想取類似‘羋’字等生僻字作為名字的市民,我們并不提倡,取名字應該盡量減少生僻字和繁體字。雖然戶籍系統可以識別生僻字,也能辦理上戶。但生僻字使用較少,容易帶來尷尬和不便。”
南昌一戶籍民警說道。
有不少姓氏研究者認為,一部電視劇《羋月傳》,能引起觀眾對“羋”字的如此關注,這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集體學習,是一件好事。
文/江南都市報記者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