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墻體廣告 深圳軌道4期規劃首批線路正在停止環境影響評價公示,里程達274.3公里的11條線路有望明年陸續開工。記者理解到,該批線路里面既有在建線路的延長線,還有
聯通原特區內外的干線,更有4條線路規劃銜接
東莞和
惠州。
近日,
深圳市城市交通規劃設計研討中心有限
公司網站發布了《
深圳市城市軌道交通第四期建立規劃(2017-2022)(首批項目)環境影響評價 第一次信息公告》,其中提出近期擬建立城市軌道交通6號線支線(荔林至
中山大學,預留與
東莞R1線銜接條件)、8號線二期(小梅沙至大鵬,在葵涌預留銜接 16號線條件)、10號線二期(福田口岸至福田保稅區,在保稅區相關政策允許的狀況下適時建立)、11號線二期(福田至
上海賓館,預留東延條件)、12號 線(左炮臺至國際會展中心,預留北延條件)、13號線(
深圳灣口岸至公明北,預留北延至松山湖條件)、14號線(福田中心區至坪山/坪地,坪山方向線路與
惠州軌道6號線銜接)、15號線(西鄉至前海)、16號線(大運新城至田頭)、17號線(羅湖火車站至平湖)、20號線(T4航站樓至空港新城,預留與東 莞R2線銜接條件)等共11條(段)線路。軌道4期首批線路總長274.3公里,其中公開段251.1公里,高架段僅有23.2公里。
據引見,市民能夠從環保角度動身對該規劃表達態度,包括本規劃對沿線環境質量形成的危害、影響范圍及水平等,非環境維護方面的意見不在征求范圍內。
20號線
T4航站樓至空港新城
軌道20號線掩蓋機場、國際會展中心以及空港新城,線路起于T4樞紐,終止于空港新城。該線路預留與
東莞R2線銜接條件,推進珠三角東部灣區區域一體化開展。
13號線
深圳灣口岸至公明北
13號線起自
深圳灣口岸站,終到公明北。這條線路銜接后海、科技園、留仙洞總部基地、石巖、公明、光明等地,掩蓋中部偏西地域南北向交通需求走廊。
該線將預留北延至松山湖條件。
6號線支線
荔林至
中山大學
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起自
深圳北站,終到松崗站,是光明新區首條地鐵線路,如今曾經開工建立。地鐵6號線二期工程起自
深圳北站,終到科學館站,曾經歸入今年開工方案,該線路建成后將成為中部跨梅林關第二條軌道線路,緩解地鐵4號線早晚頂峰客運壓力。
6號線支線擬歸入軌道4期建立,從荔林站到
中山大學站,不只能夠掩蓋
中山大學
深圳校區,還完成了與
東莞地鐵的接軌。
17號線
羅湖火車站至平湖
軌道17號線銜接羅湖火車站、老街、筍崗、清水河、布吉、南灣、大芬、丹竹頭、石芽嶺、李朗、平湖等地域,是加強龍崗平湖、布吉片區與市中心聯絡的南北向普速線路,掩蓋龍崗區區域同城化開展主軸。
16號線
大運新城至田頭
16號線銜接大運新城、龍崗中心城、坪山站及坪山新區等地域,是東部組團內部的普速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