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東莞墻體廣告 創客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基地(制圖/楊智宏)
《
東莞市施行創新驅動開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印發
2016年,
東莞將力爭全市高新技術企業達1100家,范圍以上企業研發投入比上年增長12.6%以上,全市創造專利申請量和受權量均增長10%以上,著力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全面推進群眾創業萬眾創新。日前,
東莞市印發《
東莞市施行創新驅動開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提出了
東莞今年施行創新驅動開展戰略的工作重點、開展途徑及各項目的任務。
據理解,《工作要點》中涵蓋了包括科學謀劃國度自主創新示范區建立、加快推進創新型企業開展壯大、加快促進產業創新開展、完善創新人才引進和培育機制等十個方面的工作方向和目的任務,并提出了相應的詳細舉措。比方在推進“四新”經濟開展方面,明白提出將盤繞紡織服裝箱包、印刷、五金機械等傳統行業,支持樹立5個“互聯網+”定制化消費典型,并打造1個以上效勞型制造示范鎮。
力爭眾創空間達15個以上
當前,
東莞今年將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市把創新驅動開展作為經濟社會開展的中心戰略和經濟構造調整的總抓手,推進創新驅動開展走在前列。《工作要點》的制定是對今年全市創新驅開工作方向和目的的進一步明白和細化。
在頂層設計層面,《工作要點》提出,今年將研討出臺《
東莞市推進珠三角自主創新示范區的施行意見》,落實擴展研發費用加計扣除費用范圍等10項國度自主創新示范區先行先試政策,爭取外籍高層次人才永世寓居便利政策等4項中關村再次先行先試政策,并強化區域統籌,謀劃科技創新走廊,打造
東莞科學城。
同時,今年
東莞將構建全鏈條創新創業生態體系,構建“創客空間-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化基地”全產業鏈的創新創業載體。力爭今年自主創新示范區新增認定國度級孵化器1家、省級孵化器3家、市級孵化器5家,在孵企業達600家,畢業企業50家。另一方面,還將出臺“四眾”平臺建立政策,啟動“四眾”平臺申報認定和組織管理工作,建立一批具有示范帶動效應的“四眾”平臺,爭取眾創空間到達15個以上。
此外,《工作要點》還提到,今年將樹立健全區域創新開展利益均衡和共享機制,調整跨區域經濟協作中鎮(街道)與園區之間的財稅利益分配方式,促進優質資源高效應用、優勢產業集聚開展、各地域共享開展成果。
創造專利增長劍指10%
《工作要點》提出,方案今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和入庫企業數量分別達1100家和700家以上,推進一批高新技術企業引進院士創新團隊等高程度創新科研團隊以及資本市場上市融資,推進其加快做大做強,并爭取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占范圍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41%以上。
而針對企業研發機構和新型研發機構建立,《工作要點》提出了詳細的目的:將爭取全年新增企業工程中心和重點實驗室35家以上,新組建1-2家新型研發機構,并有8家以上被認定為
廣東省新型研發機構。在此根底上,
東莞也將爭取全市創造專利申請量和受權量均增長10%以上。
在構建科技孵化育成體系方面,全年方案新增10家科技孵化載體,孵化面積、在孵企業和累計畢業企業數分別達140萬平方米、1200家和440家以上,并爭取新增國度級孵化器2家和省級孵化器3家。
在培育高新技術企業、構建科技孵化體系的同時,
東莞市今年也將加快促進產業創新開展。將研討制定扶持“四新”經濟開展政策,以“互聯網+”為打破口,開展基于互聯網的柔性制造、大范圍個性定制、O2O、系統集成等新型效勞型制造形式,推進構成基于消費需求動態感知的研發、制造和產業組織方式。
詳細來講,將重點盤繞紡織服裝箱包、印刷、五金機械等傳統行業,支持樹立5個“互聯網+”定制化消費典型。并經過市鎮聯動,打造1個以上效勞型制造示范鎮。此外,還將以“智能化”為主攻方向,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交融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