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5年11月開始,對于
咸寧市、縣、鄉、村四級共6065個基層黨組織,13.5萬余名黨員來說,不論農忙農閑還是刮風下雨,每月第一周的周一下午都要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這一天,黨員們要聚集在一起誦讀黨章、研學黨規黨情、開展組織生活、實行民主議事。
半年以來,
咸寧市“主題黨日+”活動深入黨員干部,受到
湖北省委的高度重視和基層的廣泛歡迎,成為創新黨內政治生活的一大品牌、從嚴治黨的重要載體。
日前,《黨員生活》記者趕赴
咸寧,就該項活動專訪了
咸寧市委書記李建明。
咸寧市委書記李建明向《黨員生活》記者介紹“主題黨日+”活動的相關情況
黨員生活:您于2015年5月到任
咸寧,11月即開展了首次“主題黨日+”活動,這里面經過了什么樣的過程?
李建明:我7月份就提出了這個想法,但到9、10月份才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方案。10月28日,我們開始進行活動部署,11月2日開展了
咸寧全市第一個規定時間、規定動作的主題黨日活動。
想要將一個支部建設得很好、很優秀,其實不難。但是在一個地方,要求所有的基層黨組織、所有的黨員都達到一定的標準,說實在的,不容易。
作為地方黨委的主要負責人,全面從嚴治黨是我的主體責任。習近平總書記要求我們“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愛黨”,那么怎么去言、怎么去憂、怎么去愛?這就要求我們在改革實踐中努力做到。
咸寧市“主題黨日+”活動現場
黨員生活:據您了解,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中目前存在哪些問題?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提出這一想法的?
李建明:從我們了解的情況看,黨的組織生活普遍比較弱化,黨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比較弱化,黨員的歸屬感比較差。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從加強黨的建設做起。治,基礎還在建。今后全面從嚴治黨必須把全面加強黨的組織建設放在一個基礎的位置。如果說黨的各級組織對黨員沒有責任感,黨員對黨組織沒有歸屬感、敬畏感,這個建設就是空的。那么,黨的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號召力、模范帶頭作用就無處顯現。
我在
農村調查的時候感覺到,現在
農村群眾信“教”甚至迷信的越來越多。他們在生活不寬裕、有的甚至比較貧困的情況下愿意捐資去建廟、修教堂、修佛堂,一家出幾百塊錢都心甘情愿。而我們也發現有些
農村的支部召集黨員開支部會議,要求發補貼、發物資,要求吃一餐飯,否則不參加。這說明什么問題呢?說明我們部分共產黨員的黨員意識目前是比較淡化的,黨的信仰是弱化的。如果長此下去,黨的組織尤其是基層組織的弱化、基礎崩塌的現象就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下需要我們高度地重視。
另外,黨章規定的一系列對于黨組織和黨員的權利、義務、要求,很多黨員都不把它當一回事。比如說交納黨費,有機關黨員干部的黨費是直接從工資里面扣除,或者說一年繳一兩次黨費。有些黨員把交納黨費當作一種負擔,而不是當做黨員對黨的一種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還有一種現象,我們黨的各級領導、黨員干部都應該參加支部的活動,但由于各種會議、活動很多,支部的活動相對來說參加得很少,有的黨員干部一年參加一兩次就已經算是對支部生活的重視了。
我們開展支部活動的時候還存在一種情況:組織支部學習時,可能支部書記臨時找一本雜志、拿一張報紙宣讀一個社論、一篇文章,這就表明已經開展學習啦。至于說這次學習給黨員傳遞了什么信號或者產生了什么效果,實事求是講,大家是不會有評價的。
而且,支部的活動,從機關和基層來看,也把它看作是一種平常開會,像我們辦公的過程中開會,這就直接導致了黨內的活動缺乏一種神圣感、敬畏感、歸屬感、責任感。
隨著整個社會的發展變化,我們的黨組織和黨員之間的聯系也出現了很多新的特點和變化:我們過去大量的在企業或者事業單位的黨員現在因為企業的調整、改制,與組織處于失聯的狀態;大量外出務工的
農村黨員,也和組織基本失去了聯系。所以我說有兩種特別的狀況,在基層是黨員失聯,在機關是特殊黨員,這兩種情況與黨章的要求、黨員權利義務不相符。
這些問題對于黨的組織和黨員來講,如果不加以解決,我們黨的戰斗力、黨的先鋒模范作用就很難發揮。
怎么去化解?
通過“主題黨日+”活動。我們的初衷,就是在
咸寧全市范圍內,通過這項工作,提出黨內活動最基本的要求。
咸寧市溫泉辦事處白茶社區“主題黨日+”活動現場
黨員生活:開展“主題黨日+”活動,您具體的設想是什么樣的?
李建明:對黨組織、黨員的基本活動,必須有一種規范的、統一的要求。因此我們考慮,至少一個月一次,在全市范圍開展支部活動。
第一,全市統一固定時間。除了中央和省委重大的活動安排和特別應急的事項,在這個規定的時間內,所有的共產黨員必須參加支部活動。我們確定了每個月第一個星期的星期一下午,具體日期根據節假日調整規避,但必須由市里統一決定和調整。領導干部以往有各種理由不參加支部活動,統一時間之后,這些理由在我們這兒是行不通的。
第二是統一內容。所謂統一內容,開始就是三件事:誦讀黨章、交納黨費、知曉黨情。
為什么要誦讀黨章?我們小時候背誦的很多詩詞、文章、公式,那個時候我們可能不一定真正地理解。但念著念著他就懂了,念著念著他就知道了,慢慢地就熟悉了,就感悟了。誦讀黨章時要有一種敬畏感、一種神圣感,而且在誦讀黨章的過程中能感覺到提神、提氣,自然地摒棄掉過去的一些低級的,甚至與黨章背道而馳的想法。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在熟悉黨章的過程中,對黨的基本規矩就會有了解。現在我們要求黨支部和黨員在每一次活動中誦讀一段,一個章節或幾個章節,循環地來誦讀。
再就是交納黨費。交納黨費能讓黨員產生對組織的歸屬感。你當年拿分子、角子向組織上拿黨費證交黨費的時候,你會意識到,哦,我是黨員,我必須要干什么,這是最起碼的覺悟。我覺得,這些基本的東西還是要做。我個人現在每個月在參加主題黨日之前,都會提前準備好零錢,放在黨費證里面夾著去交,這樣挺好。
還有一件事就是知曉黨情。我們的黨員有一個很大的權利,也是義務,那就是要知道黨內重要的情況。黨組織也有一個義務,要教育、介紹宣傳我們黨的基本的基本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每個月我們開展一次活動,那么可以把上一個月,中央和省委關于黨的建設的一些主要要求、主要活動、主要文件精神向所有黨員進行告知和傳達。而且這種告知是一種大范圍的,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做好這三項工作后,后來我們又做了“+”。這個過程中也在豐富和完善,包括黨內的生活、民主監督還有黨務公開,把這些東西都放進去。恰好在這個時候,中央“兩學一做”的文件也出來了,相關要求在我們這個活動里都有體現。我們在活動中也注意到,不能完全以“主題黨日+”活動代替“三會一課”,所以民主生活會、民主(黨內)監督、公開這些活動都被納入到我們現在的活動安排中。
最后一個統一就是統一組織。
在從嚴治黨的要求下,我們設置了市委主體責任辦公室,給了機構和編制,由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兼任辦公室主任,還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由它來會同市委組織部、宣傳部、市直機關工委甚至包括紀委一起來組織和推動活動的開展。
但是具體活動的組織在支部。比如說在我們支部里頭,第一次活動“+”什么東西,公開什么內容,支部書記就要操心了,而且他還面對可能需要回答的問題。這個情況對支部書記而言,是鍛煉、是培養也是提高。還有一個考驗就是對宣傳部門,一個月以來的黨情資料必須由宣傳部為主來會同有關部門編印,即全市這一個月的黨情資料,其質量高低,全由宣傳部決定。
同時,我們把各級組織的責任傳導、層層壓實,開展每一次活動時都會派出督查和暗訪組,不知道這個督查和暗訪組到哪個縣、哪個單位、哪個村、哪個支部,然后形成督辦通報。有的地方開始因為對工作認識不夠、熟悉不夠,隨意提前或推遲,甚至沒有組織,經過幾次督辦以后,情況好轉了很多。
2015年3月7日,
咸寧市衛計委在崇陽縣路口鎮廂所村會議室開展交納黨費活動
黨員生活:活動開展至今,是否已達成了您的初衷,體現在哪些方面?還有哪些需要進一步推動、改進和完善?
李建明:幾個方面的事情做下來以后,我們感覺到這個活動已初步顯現效果,從市委、縣委、
鄉鎮黨委、村支部、社區支部,每級黨組織對加強黨的建設的責任感普遍在加強;第二個就是黨員的黨員意識、黨章意識、對黨組織的敬畏和歸屬感明顯增強;第三就是讓全市所有的黨員都和黨組織建立了聯系,包括在外的黨員、失聯黨員,我們采取
手機報、微信公眾號等方式,把學習資料和活動情況都發給了他們。
同時,它也為“兩學一做”奠定了一個比較好的基礎。現在,我們在研究,在
農村和基層黨員中,學系列講話到底怎么學。在機關大家可以通過理論的方式學,而在基層有些黨員的理論基礎比較弱,必須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讓他們能夠了解和接受;另外做合格黨員,我開始講,不交納黨費,不參加支部活動,不發揮黨員的作用,你怎么能談得上做合格黨員?那么現在,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做合格黨員的基礎和條件相對就具備了。這是我們最基礎、樸實的考慮。
咸寧市雋水鎮油坊村老黨員集中誦讀黨章
黨員生活:我們了解到,全市各級黨組織都想方設法地在“+”上做文章。這里面既有規定的動作,同時又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可以說,這個“+”就是活動的點睛之筆。那么,您是怎么看待這個“+”的?
李建明:加強黨的基礎組織和黨員建設的目的是什么?目的就是提高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以及實現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我們前面所做的所有工作,都是教育、培養、提升黨員的素質。而最后怎么體現?就是體現在各級黨員在實踐中怎么去做到這個“+”。
比如現在統一思想就相對來說容易多了。黨內、支部統一思想的時候,把黨章一念,把要求一說,然后組織活動的時候,大家積極性都很高,不需要再去搞更多的動員。比如有的地方需要搞精準幫扶,黨員就可以上;搞什么項目需要村里統一,就通過主題黨日討論。前幾天我到一個村了解易地扶貧搬遷,那個村支部書記現在村里頭決定干什么事情全部都提交到“主題黨日+”,讓黨員們先來議一下,這樣做起來放心。
就是說,我們前面是以主題黨日為核心,加強提高黨員的素質,后面是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下去再去找村里的干部談的時候,感覺和過去有很大的變化,村里的干部過去滿是牢騷、叫苦叫累,現在說做得不夠、不到位的反而多起來了,這就是他們在找差距,在對照黨章找差距。
我覺得,久久為功,長期抓下去,在黨內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風氣。
黨員生活:“主題黨日+”活動需要規避什么樣的問題?
李建明:我們要朝著這件事情的本質走,而不要朝著別的方面去泛化。我不主張搞太多的泛化、延伸,然后把活動搞成一種形式。我們需要研究的問題,還是如何讓大家能夠長期堅持,讓活動產生長遠效果。
咸寧市白霓鎮油市村“主題黨日+”活動觀摩會現場
黨員生活:我們期待著“主題黨日+”活動能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開展。作為活動的首創方,對其他兄弟市州或者機關單位,您有什么好的提議或者建議?
李建明:首先要把最基本的東西建立起來,如果說最基本的架子不建立起來,那么其他的一切都是空的。另外,大量的創造都來自基層和廣大的干部,一旦有了這樣的一個平臺,也許會創造無限的價值出來。
比如我們原來就沒有想到,有的村支部敢于把要決策的重大事項拿到黨支部全體會議上來討論。因為在過去,村“兩委”討論決定就可以了,現在拿到這個更大的范圍內,統一思想就更難了。有的支部書記善于利用這個平臺,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
還是之前說的,我覺得第一就是統一確定時間,第二就是統一確定內容,第三就是統一組織,先把活動開展起來。細節上可以慢慢地完善,但是要實事求是地來做,不能犯教條主義。
補充說一點,我能想象
咸寧全市在同一時間,所有的黨員,十幾萬人在我們的大地上同時朗誦著黨章,這是一種讓人震撼的場面和狀態,讓人提神鼓勁。很多老同志、老黨員的感受就很深,因為很長時間沒參加這種活動,現在在支部活動上戴著老花眼鏡讀一讀黨章,對他們而言也是一種觸動。
所以我們要相信,黨員會對于“主題黨日+”這個活動能產生很高的認同度。因為黨組織的基礎是好的,黨員的基本素質是在的。
黨員生活:我們會持續關注
咸寧的“主題黨日+”活動。相信一年、兩年以后,這個活動的效果會表現得更加突出。我們希望屆時再回過頭來看看,久久為功之后
咸寧的變化和新的突破。感謝建明書記。
采訪:李新龍 劉婭蘭 劉超
整理:劉超 劉志勇
新美
墻體廣告官網:http://www.zzkailai.com/ 咨詢熱線:400-606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