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墻體廣告】昨天,微信出現了短時間故障,朋友圈刷不出來,消息推送不出去,這讓不少平時依賴“微”生活的網友,頓感與“組織”失去了聯系。
事件
網絡光纜被挖斷
微信“撂挑子”
昨天早晨7時30分左右:微信的幾乎所有功能無法使用。很多用戶遇到了登錄、收發消息、朋友圈、公眾賬號等服務均無法連接到服務器的狀況。
上午9時26分:騰訊微信團隊發布微博稱:由于服務器基礎網絡故障,您的微信暫時可能出現收發問題。我們正在玩命恢復中,請各位小主耐心等待。
11時:騰訊微信團隊稱:今天早上機房兩路光纜出現硬件故障,導致部分用戶無法正常登錄和收發消息。維護工程師正在全力搶修。目前部分用戶已經恢復……
下午2時23分:用戶已經可以正常登錄和使用微信功能。騰訊微信團隊表示,此次故障是由于市政道路建設導致網絡光纜被挖斷而引起的,使部分用戶出現了無法正常使用微信功能的情況。
故事
想帶男友見父母
他卻不回微信
閻女士在鄭州一家肝病醫院負責營銷工作,上班第一時間打開微信是她的習慣。
昨天上午,她急了。“上午8點多,我來到辦公室,打開微信準備回復患者咨詢,可是打不開了。”
閻女士說,不少肝病患者就診時特別擔心隱私被泄露,每天都會有很多人通過醫院的微信公眾平臺留言咨詢或預約就診。
“如果微信無法正常運行,患者預約我們就無法及時安排。患者咨詢不能及時回復,就可能損失潛在客戶。”閻女士還打趣說,使用微信營銷,就像用一個電燈泡,偶爾一次不亮,你才發現有電燈泡的日子是多么美好。如果經常不亮,那就要考慮換一個電燈泡了。
微信公眾賬號無法登錄,造成正常工作混亂。個人微信賬號不能登錄,也帶來不少麻煩,鬧出不少笑話。
網友“傻布拉吉二”說,昨天好不容易跟父母說通,領男朋友回家,一大早發了條微信給他。“早上我一直握著手機,但微信始終沒回復,心情一下跌入谷底。”該網友說,她誤以為是男朋友不愿意見她父母,心里很生氣,準備幾天不搭理他。“后來才知道,微信發生故障,我男朋友根本沒收到消息。”
分析
對網絡過度依賴產生“心理焦慮”
面對突如其來的微信故障,很多網友出現了“社交焦慮癥”:朋友、同事怎么不跟我聯系了?是不是我出現了什么狀況……
針對不少網友出現的心理焦慮,心理專家趙悅珍認為,對網絡的過度依賴,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人際交往能力。這部分人,在現實生活中也往往表現為人際交往能力差,成為“網絡中的社交高手,現實社交的‘低能兒’”。
隨著科技發展,人們在社交中對新媒體的依賴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不可避免。但在趙悅珍看來,你是要成為高科技的奴隸,還是主人,是選擇的問題。
她提醒成年人,一定要學會調整心態,健康使用網絡。對于未成年人,家長一定要正確引導,鍛煉孩子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能力。
觀點
網絡的發展,使人們受益匪淺,一些現實問題也應運而生——親朋好友聚會,飯桌上不再談天說地,而是拿著手機各玩各的。
有人感嘆: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的距離,而是我坐在你面前,你卻在刷微博。也有人感謝:你不在我身邊,我依然能知道你的心情,看到你的臉。
反方:網絡發展導致人際交往能力下降
市民李先生:以前,有的年輕人沉迷于書本,讀了許多書,但與人交往能力很差,被稱為書呆子。
現在,更多人沉迷于網絡交往中,缺乏現實感,對現實世界冷漠,對現實中的人與事不感興趣,缺乏參與熱情,這直接導致很多人人際交往能力下降。
鄭州市第八人民醫院國家心理咨詢師楊勇超:網絡這種虛擬的溝通方式,對性格相對內向的人會有影響,會導致人際交往能力下降。
正方:網絡工具順應時代,帶來許多方便
河南洪濤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杜紅超:通信發達了,一個按鍵就可以送去問候,面對面的溝通肯定會少了。但這種通信符合當下的快節奏,適應時代的發展。
業內人士吳女士:網絡工具不但沒有使人與人疏遠,相反,還拉近了人們之間的距離。比如,以往分隔兩地的朋友,一兩個月沒見面,再見面就不知道他怎么樣了。當下,有了微博、微信、網絡朋友圈,隨時都可以看到朋友的近況。再見面時,由于彼此都知道了對方的狀態,更容易產生親近感。
互動
一覺醒來,社交網絡斷了……
如果你一覺醒來,發現QQ、微信、微博等社交網絡全部中斷聯系,你能堅持多久?你會通過什么方式聯系到你的朋友?
@陌生_淺歌:社交網站對生活的滲透,讓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變得脆弱。我只要關掉電腦、關掉手機,可能很多人這輩子就再也不會聯系了。
@大愛科比:最想誰就跑到他那里找他,或者寫信。
@大靚靚靚:要聯系哪個朋友,就粘貼尋人啟事,通過口口相傳找到他;不然,就去找警察,讓朋友來把自己領走。
@蘇小喵V:沒有網絡的生活,不敢想象。感覺不會再愛了,一秒鐘都承受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