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山墻體廣告 常州外國語學校建在3家
化工廠污染土地旁,近500名學生身體異常,個別被查出淋巴癌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昨日,針對
常州外國語學校近500名學生身體異常狀況,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曾經關注到此事,希望當地教育部門配合當地的政府有關部門,盡快依照科學的辦法對學校及周邊環境停止檢測和調研。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自2015年底以來,
常州外國語學校很多在校學生不時呈現不良反響和疾病,有493人呈現皮炎、濕疹、支氣管炎、血液指標 異常、白細胞減少等異常病癥,個別還被查出了淋巴癌、白血病等惡性疾病。家長疑心與旁邊的
化工廠污染地塊有關。調查也發現,污染地塊局部污染物超標近10 萬倍,學校內污染物質與污染地塊上的污染物質對應吻合。
對此,續梅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已看到相關報道,對發作這種事情感到很震驚。她說,建校選址的環評工作十分重要,要確保學生的身體安康,這是前提 條件,在這個根底上才干談建校的問題。“我們希望當地教育部門配合當地的政府有關部門,盡快依照科學的辦法對學校及周邊環境停止檢測和調研。”
另有媒體報道,環保部和
江蘇省政府將成立結合調查組,盡快趕赴
常州停止現場調查。
■ 揭秘
學校未批先建 氯苯超標近10萬倍
常州外國語學校現有初、高中部58個班級,約2800名師生員工。2015年9月,該校遷至位于新北區龍虎塘街道的新校區。自當年年底起,陸續有在校學生不時呈現不良反響和疾病,家長疑心與一路之隔的
化工廠污染土地有關。
調查發現,污染土地局部污染物超標近10萬倍。此外,環評報告存在嚴重破綻,學校施工時間比報告批復時間整整提早了7個月。
調查
局部污染物超標近10萬倍
污染土地與
常州外國語學校近一路之隔,曾是三家
化工廠所在地。三家
化工廠中,最大的
化工廠叫常隆
化工有限
公司,緊接著的是常宇
化工和華達
化工。 一名在常隆
化工工作了30多年的老員工說,在他記載的消費日志上,像克百威、滅多威等都屬于劇毒類產品。而廠里職工有時為了省事,不光將有毒廢水直接排出 廠外,還將風險廢物偷偷埋到了公開。
由于長期在車間里接觸污染產品,一些員工患上了皮膚病等職業病,在被開具相關的診斷證明后,很多人被請求提早離廠。后來,這幾家企業也陸續搬離,當地政府準備在環境修復后將該地塊用于商業開發。
在一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上,這片地塊土壤、公開水里以氯苯、四氯化碳等有機污染物為主,萘、茚并芘等多環芳烴以及金屬汞、鉛、鎘等重金屬污染 物,普遍超標嚴重,其中污染最重的是氯苯,它在公開水和土壤中的濃度超標達94799倍和78899倍,四氯化碳濃度超標也有22699倍,其他的二氯 苯、三氯甲烷、二甲苯總和高錳酸鹽指數超標也有數千倍之多。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指出,以上這些污染物都是早已被明白的致癌物,長期接觸就會招致白血病、腫瘤等。而當地在短時間內呈現這么多群體性的病癥,且發病率這么高,應該與該地塊的嚴重污染有一定關系。
環評
環評報告存在嚴重瑕疵
該校為何要選址在污染企業地塊旁邊?
依照教育部門的解釋,這是由于學校原來的整體建筑存在平安隱患,要另建校區。他們表示,已做過相應的環評。“這個地塊的土壤,包括檢測都是達標的,就是由于選址的評價報告中,它也是契合標準的,是契合學校用地的。”
常州市教育局副局長紀忠說。
但是,記者調查發現,當地官員以為契合標準的評價報告其實存在嚴重瑕疵。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陽生就指出,這份環評報告中只思索了氨氮、重金屬、pH值等常規的污染物指標,卻沒有思索到農藥的成分。
更讓人不解的是,曾經確認契合建校標準的環評報告最后還指出,項目北側場地“土壤和公開水曾經遭到污染,存在人體安康風險和生態風險”。報告還 倡議,為防止“所在區域公開水遭到二次污染”,“本地塊嚴禁開發和應用公開水資源”。而實踐上,建校所用的正是抽上來的重污染公開水。
這份環評報告還指出,常隆地塊場地展開修復后,會產生一定的空氣污染,
常州外國語學校假如在修復驗收完成前投入運用,“必需留意”“修復產生的 污染對在校師生的影響”。對此專家指出,這份報告僅僅只是提到了“必需留意”,但卻沒有明白提出,學校搬遷應該是在污染場地修復完成以后,這是環評的重要 缺陷。
另外,作為建校根據的這份環評報告批復時間是2012年3月31日,但是學校奠基施工的時間卻是2011年8月21日,也就是說,學校開端施工 的時間比環評批復時間整整提早了7個多月,屬于典型的未批先建。2015年9月,大批學生入校,但此時北邊的污染土壤正在開挖修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