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惠州墻體廣告 由中國記協和
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辦的“世界主流財經媒體看
廣東創新開展”結合采訪活動首站來到
惠州。首批包括紐約時報、結合早報、日本經濟新聞社和荷蘭金融日報等30多家國內外主流財經媒體組成大型采訪團,就
惠州旅游文化和中醫中藥文化等內容停止采風。
當天下午,采訪團一行40人首先抵達羅浮山景區。沿著山路,穿過幾道門,采訪團來到了羅浮山的青蒿園和洗藥池。據羅浮山景區工作人員引見,羅浮山是宏大的中草藥寶庫,具有3000多種植物,其中藥用植物就有1200多種。
“第一次來
惠州羅浮山,也是第一次接觸到屠呦呦獲獎的青蒿藥草覺得十分新穎。”來自意大利播送電視
公司的駐北京站記者周詠梅說,
惠州給她的第一 覺得是一個旅游資源相當豐厚的城市。“我覺得每個城市推行本人的旅游都應該具有共同的品牌文化,像羅浮山景區可以把中藥文化融入其中停止推行的做法十分值 得學習。”
記者們參觀羅浮山百草油提取車間。
當理解到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取得者屠呦呦研討中草藥對立瘧疾,是從葛洪編著的《肘后備急方》中遭到啟示的,眾多境內外媒體記者紛繁表示驚嘆。 “中藥真是既神秘又神奇,中藥文化真是深邃、值得研討。”來自《紐約時報》的記者Paul通知東時記者,他以為西藥在治病過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立竿見影,而 中藥的作用更多是起到預防的功用,兩者各有所長。
分開羅浮山景區,采訪團來到羅浮山腳下的羅浮山國藥股份有限
公司,理解羅浮山中醫藥文化創新。在形象展現廳聽取了工作人員引見后,采訪團一行還換上了防護服,進入百草油提取車間實地看望了百草油的整個提取制造過程。
“為了提升產能和效率,我們去年投入了一億五千萬元停止消費提取車間的改造晉級。新建成的中草藥提取車間配置了52套全密閉式自動化提取系統, 中藥年提取量可達3萬噸,比晉級前產能進步了3倍。”羅浮山國藥有限
公司研發總監張清民通知記者,新的提取車間估計今年6月能夠正式投產,屆時將成為華南 地域最大的中成藥提取車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