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化州墻體廣告 近年來,惠來縣積極探究增強基層法治建立新路子,著眼于源頭管理,全力做好
鄉村標準化管理文章。目 前,掩蓋該縣鎮、村的
鄉村集體“三資”管理效勞平臺已全面完成建立,全縣
鄉村集體“三資”管理逐漸走上陽光化、標準化軌道。陽光標準的“三資”管理為該縣
鄉村基層管理工作注入了新生機,帶來一系列積極的新變化。
據理解,該縣
鄉村集體資產資源買賣平臺自2014年投入運用以來至今年3月共完成買賣411宗,總成交金額16700多萬元,比總買賣底價增長 6.36%,其中發包出租買賣171宗,成交金額4073.87萬元,比買賣底價增長30.02%,明顯推進
鄉村集體資產資源買賣價錢的市場化,完成
鄉村 集體資產資源收益的最大化。如2014年11月,該縣華湖鎮華宅村720.5畝果林20年的運營管理權,從32.5萬元的競投底價拍出了89.5萬元的價 格,村集體由此增收57萬元,增幅175%.
目前,該縣還建成遠程實時監控系統,各買賣中心的現場買賣狀況均可實時遠程監控,確保買賣公開公平公正,在化解基層矛盾糾葛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該縣惠城鎮龍湖花園住宅小區首層101間商鋪屬于東郊社區經聯社集體資產,由于村民擔憂集體資產被賤賣、收益分配不公等問題,一些村民采取不同方式停止 “占位”,招致商鋪不斷無法出讓。惠城鎮
鄉村集體資產資源買賣平臺建成后,將東郊社區經聯社101間商鋪歸入買賣中心按程序停止公開競租,競租總額由底價 1346萬元進步到2090萬元,增幅55.26%,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租結果,不但提升了集體資產收益,也得到村民的認可和肯定,順利化解了基層矛盾。
惠來縣
鄉村集體“三資”管理平臺的建成運轉,還從源頭上堵住了之前
鄉村集體“三資”底數不清、管理不標準、出讓不公開、買賣不透明的破綻,特別 是該縣從今年3月1日起在各
鄉村集體經濟組織開設財務監管賬戶,使
鄉村財務管理愈加標準、透明,村民對村干部的認同感和信任感進一步加強,推進了
鄉村黨風 廉政建立,親密了黨群干群關系。同時,
鄉村集體“三資”平臺的標準管理,也大大加強了
鄉村干部依法依規辦事認識,
鄉村干部觸及“三資”以外違法違紀案件明 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