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萬先生指著本人的新能源車冤枉地對記者說:“購置這輛油氣混合動力車比純汽油車要貴一萬元,原以為運用自然氣比汽油省錢,而且能減少碳排放。但沒想到,買回來后竟然在各加氣站加不到自然氣。”
萬先生通知記者,他所購的這輛新能源車是在信息產業部目錄內的油氣混合動力車,上牌十分順利。“但我去過
南昌市多個加氣站,得到的回答都一樣,只給公交車和出租車加氣,不能給私家車加自然氣。”
4月15日下午,記者來到紅谷灘新區碟子湖大道自然氣加氣站咨詢,工作人員說,假如偶然為之,運用現金可加一次氣,但不能給私家車辦理加氣卡。
隨后,記者又走訪了幾家加氣站,得到的回答也是如此。為什么出租車和公交車能夠加自然氣,私家車就不行呢?
“我們的停業范圍,只給出租車和公交車加自然氣,按停業范圍規則,給私家車加氣就屬違規,所以不能給私家車提供加氣效勞。”
南昌市政公用新能源
公司旗下加油站擔任人表示,以往偶然有外地新能源車來加氣,為處理他們的艱難,工作人員會為其加氣,但目前還不允許辦理長期效勞的加氣卡。
“有這樣的事?不論是私家車還是出租車,只需是契合國度規則的車輛,都應該提供加氣效勞。”記者將此事反映給
南昌市能源局后,該局相關擔任人表示,以往加氣站可能擔憂私家車擅自將汽油車改裝成燒自然氣的車,存在平安隱患,所以不加氣。“目前,
南昌市的加氣站從屬于中石化和市政公用新能源
公司,我們將盡快通知這兩家單位,無論是私家車還是出租車,只需契合國度規則,都應該提供同等效勞,讓市民享用到新能源車平安環保的便利。”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