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凱里墻體廣告 為引導高校畢業生就業、過剩產能企業分流職工等各類人才到民營企業就業,4月20日,
貴陽市與全省同步啟動“2016年度民營企業招聘周暨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周”活動,并以市人力資源市場為主會場,舉行專場招聘會。
這場招聘會組織了大數據呼叫、科技、物流、
房地產、旅游、餐飲、保險等220多家用工單位,提供3800余個崗位。但是,當天進場求職人數僅1830人,初步達成就業意向383人。
為難:大多數企業求職者屈指可數
昨日上午10時,由
貴陽市人社局、市教育局、市總工會、市工商聯結合舉行“招聘周”活動正式啟動,活動主題為“促人才就業助民企開展”,共有來 自
貴陽南明老干媽風味食品有限義務
公司、
貴州宏立城
房地產開發有限
公司、國藥集團同濟堂(
貴州)制藥有限
公司、
貴州一樹連鎖藥業有限
公司、中信銀行股份有 限
公司貴陽分行信譽卡中心、中國
電信10000號、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
公司等220家民營企業到場招聘。
據理解,本場招聘會觸及有財務、導游、電子商務主管、營銷主管、美工設計、會議秘書、大堂副理、文員、銷售、禮賓、客房效勞、餐飲主管、廚師、 包裝工、網絡設計、維修工程師、客戶及技術支持等50余個工種,提供就業崗位3800余個。但是,出其不意的是,招聘現場并不太火。
記者現場看到,除了老干媽、宏立城、富士康等名企招聘者較多外,其他企業求職者屈指可數。如一家科技企業,招聘應屆畢業生10名,薪酬待遇為3000元至8000元/月,但卻置之不理。
求職者:還是“鐵飯碗”靠譜
今年21歲的羅舒婷是
貴州大學的大四學生。行將畢業的她,聽聞這場招聘會后,便與另一位女同窗決議來看看。
“逛了幾圈下來,其實好多企業給出的薪酬待遇也不錯,都在3000-5000元/月,對工作經歷的請求也不算高。但是,總是覺得民營企業不太穩 定,沒有公務員、事業單位靠譜。”小羅通知記者,她與另一位女同窗一樣,都報考了今年的公務員考試。假如能考上,她們一定會選擇“鐵飯碗”;假如沒考上, 才會再思索企業,或者繼續讀研討生。
當日,記者共采訪了10位求職者,其中應屆畢業生4位,往屆畢業生3位,有工作經歷者3位。10人中,3位應屆畢業生和2位往屆畢業生都報考了今年的公務員考試。此外,他們對薪酬待遇的請求均勻為4000元/月,其中2人現場與企業達成就業意向。
企業:很多畢業生“眼高手低”
貴州一貿易
公司當日提供了銷售經理、銷售代表、文員、庫管員等12個崗位,招聘30余人,然后,招聘效果并不理想,僅有2人達成初步就業意向。
作為該
公司HR,朱經理表示,他接觸過很多大學生,大多是眼高手低,沒有工作經歷和才能,卻請求高薪。
“我就不明白了,你一個剛剛出社會的學生,沒經歷沒實踐操作才能,怎樣就自自信心爆棚開高工資。換句話說,我給你開了高薪,憑你的才能,能幫我賺回同等價值嗎?”朱經理說,如今的社會更看中實力,學歷是附加值。
與該貿易
公司一樣,一家科技
公司開出的薪酬待遇普遍在5000元/月,且承諾每年組織員工出省出國旅游一至兩次,但前來求職者也不多。
“很為難,很多求職者以為我們是大數據企業,就請求上萬元的月薪,但卻沒思索本身才能。”該
公司招聘專員說,今年以來,該
公司參與了4場招聘會,但招聘效果均不理想。
人才市場:畢業生應先就業再擇業
為何有些應屆生薪酬待遇希冀值與招聘方待遇差距這么大?針對這個問題,
貴陽市人力資源市場副主任孫紅英引見,年初曾經在
貴陽市人才招聘市場對用 工單位停止了一次摸底,發現普通工種的崗位起薪也就在2500元至3000元/月左右,但大專生比本科生更吃香,由于專科生關于起薪請求沒那么高。而局部 本科生由于心態沒轉換過來,“有業不就”的張望心情普遍存在。
針對此,孫紅英表示,為了讓高校學生認清形勢,教育部門和人社部門將經過進一步加大政策宣傳和就業指導力度,引導高校畢業生經過先就業再擇業,完成盡早就業。
此外,她還倡議,高校畢業生在對薪資和工作環境提出較高請求的同時,應該認真問問本人,有哪些才能值得企業出高工資。假如目前才能還不是很強,就先找個能做的工作,再想方法進步工作技藝,爭取來年漲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