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舟山墻體廣告 昨天清晨4時30分,一場大暴雨剛歇下。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會同定海和普陀漁業部門,以及市食安辦、普陀
公安等相關單位立刻驅車趕往蟶子灣禁養區停止非法養殖執法行動。或因近期“風聲緊”,直至上午7時30分快漲潮時,執法人員仍未發現有人下灘涂采苗裝運。
此行雖未在現場查獲非法品,但找到了一群操著外地口音的養殖戶。從他們口中得知,他們今年已在禁養區投下了幾十萬元的蟶子苗種,“租地”是從當地人手中“承包”來的。
2013年,蟶子灣被列為全市首個禁養區
昨天早上5時許,天仍下著毛毛細雨,蟶子灣禁養區內除了不時沖鼻的一股股臭氣外,仍未發現有非法養殖人員采割蟶子苗種。
“蟶子灣”位于定海北蟬和普陀展茅的接壤處,原以盛產蟶子而出名。隨著灘涂漁業環境的嚴重變化,蟶子灣已不適合蟶子的養殖消費,存在食用平安風險隱患。因而2013年,將蟶子灣列為我市首個禁養區。 但受這大片灘涂“良田”所誘,即使明知是禁養區,仍有不少人在此違規挖苗采蟶,特別是一到育苗與采苗時節,非法養殖與采捕者更多。去年我市曾在該區域查獲了4名非法采捕人員,沒收1000公斤蟶子苗種。
“陸地上都標明了此地是禁養區,但一直根絕不了。其間我們也曾經過勸導、開挖灘涂等手腕來阻止非法養殖,但效果不大。 ”普陀展茅街道相關擔任人說,可能是最近“風聲緊”,他們暫時收斂了。 直至上午7時多,靠近展茅區域的這片蟶子灣灘涂地上仍未有非法養殖戶呈現。
一群自稱“不識字”的外地養殖戶
同一時辰,位于定海北蟬界地的蟶子灣養殖區域內,也空無一人。但就在靠近灘涂碶門邊的一間居民房內,卻隱約傳出熱烈的討論聲。
10多分鐘后,馬路上走來一群操著外地口音的人。經過與他們攀談理解到,這群人多來自三門、玉環等地。他們主動供認了在蟶子灣養殖的事實,但并不以為這是非法的。
“這里是禁養區,所以你們是非法養殖。那路邊的告示牌子就在通知你們這里不能養殖!”定海漁業部門一名執法人員指著邊上的兩塊牌子說。
“我們是今年第一次來
舟山養殖的,我們不曉得狀況。”
“我們不識字。養殖的地是從當地人手里承包來的,他們說能養。”
“我們在這灘涂里已投下幾十萬元的錢,不讓我們收回,吃什么? ”
……
這些外地養殖戶眾說紛紜地強辯道。
在長達半小時的雙方“爭辯”中,即使是執法人員認真解答,對方仍以“不知情”為由自辯“無辜”。
灘涂在,利益就在,都不想罷手
站在蒙蒙細雨中,這些非法養殖戶在狡賴中,也透露了不少信息給記者。
他們中有些是這片灘涂地的養殖“老戶”,也有是今年剛來的“新戶”。養殖的灘涂地是從當地局部村民手中“租來”的,但沒有合法的承包合同或相關證明,以至沒有“養殖證”。而所謂的“租地”也其實是村民本人在灘涂上劃定一塊區域后,以口頭商定的方式將“地”擅自“租給”這些外地養殖戶,收取一定的租金。至于這樣做能否合法,他們誰也沒去思索。
“這原本就是養殖的灘涂地,不讓養留著干嘛?你們把它填平了,那我們就不來養了。”其中一名養殖戶直言不諱地說,他們在此暫養苗種,然后運到外地再繼續養殖,并未直接上市。
舟山市海洋與漁業局相關擔任人通知記者,就在前不久,他們再次對該區域的泥質及水質停止了檢測,檢測結果仍是嚴重超標、不適合養殖。所以對蟶子灣的非法養殖與采捕,漁業部門已增強了執法力度,發現一同查處一同。市、區兩級的漁業執法人員已連續三四天在此檢查執法了,但收效不大。
不少執法人員也以為,想要徹底處理蟶子灣禁養區的非法養殖問題,僅靠“貓捉老鼠”般的執法,難度較大。每年都有查獲與處分非法養殖者,但在更大利益面前,他們還是選擇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