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通
墻體廣告 4月24日,來自
上海、
南京等地的游覽社老總集聚海安,共商打造“蘇中旅游集散地”大計。4月上旬,海安縣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38次會議對人大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旅游產業開展的議案》和議案處置小組的調研報告停止專題審議,全票經過《關于加快旅游產業開展的議案》的立案決議。
海安提出,把打造“蘇中旅游集散地”作為“十三五”期間的旅游業開展目的,積極施行“旅游+”開展戰略,走產業交融開展之路,讓旅游業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力氣。
整合資源,項目精準定位
入春以來,每到節假日,來自
上海和蘇南的游客紛繁走進江淮文化園,觀賞園林景色,領略先賢風采,感受長江文化與淮河文化的融合。這座依照“旅游+文化”定位建成的大型公園,已成為國度4A級旅游景區,今年以來已接待游客超越30萬人次。
推進“旅游+”戰略,是海安縣打造“蘇中旅游集散地”的主要著力點。海安經過科學規劃,將特征旅游與相關產業精準對接,肯定了以水鄉風光為特征的里下河旅游集聚區、以體驗南黃海風情和特種水產養殖觀光為主體的濱海旅游集聚區、以
現代農業觀光為特征的雅周和壯志
現代農業旅游集聚區、以感受歷史文化為主體的縣城中心區五大片區,先后施行“旅游+農業”的雅周
現代農業觀光園、“旅游+養老”的水韻里下河、“旅游+水產養殖”的中洋河豚莊園、“旅游+文化”的江淮文化園等產業交融項目26個。精準的項目定位防止了同質化競爭和粗放式運營,不只讓海安的旅游業得到快速開展,同時也帶動相關產業提檔晉級。
叫響品牌,節慶活動精彩
4月9日,海安縣第六屆梨花節暨五十三屆北凌農運會在大公鎮于壩村舉行,活動吸收近兩萬名游客前往欣賞梨花,觀看“羊王”選秀競賽和農民興趣運動項目。來自
鹽城的游客羅輝開心腸說:“早就聽說這里有個農民運動會,沒想到這么有意義?!?/div>
突出旅游龍頭項目,以節慶活動為載體叫響中央旅游品牌,提升海安旅游的影響力。海安依據各區鎮文化、民俗特征,籌劃了中國海安河豚節、里下河捕魚節、老壩港開漁節、素食文化節、大公梨花節、青墩品蟹節、曲塘羊肉節、李堡卜頁節等十多個節慶活動,做到“月月有節慶,節節都精彩”,其中中國海安河豚節已成為國內知名的旅游節慶品牌,里下河捕魚節和大公梨花節得到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各大媒體的關注。豐厚多彩的節慶活動,不只吸收了越來越多的游客,擴展了海安旅游的知名度,同時有效提升了海安旅游業和相關產業的收益。
優化效勞,推進全域旅游
“玩得開心,吃得舒心,住得實惠?!?月3日,帶著家人自駕來海安的
上海游客周凱這樣評價他在海安兩天玩耍的感受。周凱坦言,來海安就是為了看蘇北平原風光,品味這里的江海河鮮,讓他沒想到的是,他住的是白金五星級規范的金磚酒店,但費用只要
上海的幾分之一。
海安目前具有國度A級旅游景區15家,省星級
鄉村旅游區11家;星級飯店22家,游覽社13家;金葉級綠色旅游飯店1家,銀葉級綠色旅游飯店8家。為了完成景點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轉變,讓游客可以游在海安、吃在海安、住在海安、購在海安,海安縣著力在優化效勞上下功夫,讓海安旅游不只要有“顏值”,更要有“氣質”。據理解,海安今年將在縣城及主要集鎮建20多個小游園,并配套建立一批旅游公廁;加快聰慧旅游建立,探究“互聯網+”形式,提供旅游導覽和購物效勞;增強旅游從業人員培訓,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旅游效勞隊伍。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