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墻體廣告 4月25日,
內蒙古包頭市八一公園內人潮洶涌,行進街道辦事處組織的第八屆“魅力昆都侖·舞動重生活”文藝會演在這里激情演出。把公園開拓為
大眾文化活動的陣地,是
包頭創立國度公共文化效勞體系示范區的一項重要舉措。
內蒙古包頭市文新廣局副局長李亞軍說,
包頭市文新廣局與市建委先后把阿爾丁植物園等10個特征文化廣場(公園)、九原區阿嘎如泰蘇木梅力更等4個基層民族特征文化廣場(公園)辟為
大眾文化活動基地,行進街道辦事處舉行的這場文藝會演就是在新開拓的基地停止的。
包頭是新興工業城市,駐包大企業文化體育設備以及可以展開文化體育活動的閑置資產較多,
包頭市文新廣局便主動和駐包企業及企業轄區政府聯絡,發動企業面向社區
大眾開放自有文化設備,推進公共文化效勞根底設備建立。經過近兩年的堅持和努力,應用企業資源樹立的文化站、文化室遍地開花。
包頭市文新廣局文化科副科長張志強說起這件事兒來一五一十:“
包頭鋼鐵(集團)有限義務
公司與昆都侖區委共建林蔭路辦事處友誼21社區等4個文化站,核工業二○八大隊與昆都侖區委共建核工業二○八社區文化站,中冶設計院與昆都侖區委共建行進街道鋼鐵大街24號鄰居社區文化站……這些都是社會力氣參與文化站建立的典型,他們共同為
大眾提供了溫馨又
現代的文化活動場所。”
“另外,鼎力開展非政府、非營利性質的社會組織,充沛應用其專業技藝培訓、指導、拓展社會公共文化事業,也是
包頭整合社會力氣參與公共文化效勞建立的一種有效途徑。”李亞軍說。
據引見,在昆都侖區,友誼街道辦事處發起社會組織自籌資金打造了1200平方米的文化陣地,培育了“
朝陽陽光”文化開展中心、“希拉穆仁”社區藝術團、“四大嫂”社區民間藝術團等社區文化社會組織,特地從事社會公益性活動,目前活動場次已有100余場,效勞人次達5000余人;青山區烏素圖街道長征社區在原有文化團隊根底上,不時吸收、約請社區內的在職教員,工、青、婦干部,離退休人員,整合人力資源,樹立了紫云情排舞隊、“俏夕陽”太極扇隊、古月養生操隊等文體團隊,推出
大眾喜聞樂見的社區文化活動,深受社區
大眾喜歡;黃河西路街道辦事處應用社會資源建成了總面積達500平方米的東亞新華社區文化綜合效勞中心……
在
包頭創立國度公共文化效勞體系示范區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還有
包頭地域圖書館聯盟、
包頭市
大眾文化學會等“集團軍”。
包頭市圖書館館長高玉波引見說,圖書館聯盟往常已有市圖書館、旗縣區圖書館、
內蒙古科技大學等高校圖書館等17家成員單位。聯盟內圖書館總藏書量為紙質圖書515萬冊、電子圖書518萬冊,館舍面積165600平方米。
“
包頭圖書館聯盟突破了公共圖書館和高校、科研單位、軍隊等系統圖書館的資源分割,樹立了統一的業務管理平臺,從而完成了互相之間的協作開放和資源共享,使人民
大眾的肉體文化需求得到充沛的滿足。”高玉波興奮地說。
包頭市
大眾文化學會則統領著幾百支
大眾業余文藝團隊,為吸納社會文化團隊參與公共文化效勞體系建立,
包頭展開了
大眾文藝團隊星級創立活動,首批判選出一星至五星級
大眾文藝團隊145支。經過不時增強星級
大眾文藝團隊的業務活動指導和業務主干培訓,
大眾文藝團隊以嶄新的相貌活潑在廣場、公園以及大大小小的節慶舞臺上。
這些都是
包頭市積極探究整合社會力氣參與公共文化效勞建立的新渠道、新方式的一個縮影。
包頭市文新廣局局長白清元表示,經過“政府組織、社會參與、資源整合、多方興辦”的舉措,最大限度地進步了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文化設備資源的應用效率和社會效益,有力地促進了社區文化產業的開展,補償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效勞和產品上的局限性,成為政府職能的一個有力補充。為滿足基層
大眾逐漸增長的多樣性文化生活需求,提供了可操作、可復制的勝利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