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墻體廣告設計
湖北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又有嚴重新發現!昨日,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討地點
湖北音樂博物館古琴館開館典禮上正式對外披露,郭家廟曹門灣墓區近來出土一張春秋前期的琴,比此前已知最早的琴時代提早約300年,改寫我國古琴史甚至音樂史。
棗陽郭家廟曾國墓地曾發現大型春秋前期樂舞遺存,并出土多件音樂文物,被評為2014年度我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考古工作者在此進行后續考古開掘時,有意加強了音樂考古,近來發現似是樂器的漆木器后,當即通知省文物考古研討所所長方勤、我省音樂考古專家張翔等。張翔等趕赴現場后細心搜索,除發現琴身外,還在周邊獲取了底板、雁足等附件,承認其是一張琴,時代為春秋前期。因而琴出土時浸泡于水中,文物保護專家將其全體獲取后緊迫送往文保中心,現在仍在進行整理、保護、脫水、加固等處理,下一步恢復處理后可與
大眾碰頭。
張翔介紹,這張琴保存完好,長約92厘米,寬約35厘米。通體略似高髻人形,高髻有些有琴尾龍齦、雁足設備,龍齦有較深的使用過的勒痕。人形有些主要為琴的共識箱,琴首岳山嵌入琴體,旁有若干弦孔,為半箱琴。
方勤稱,1978年在
隨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的十弦琴,屬戰國前期,為此前所知最早的琴。這次郭家廟出土的琴屬春秋前期,距今2700年擺布,為現在所知最早,將我國有什物佐證的琴史提早約300年。這把古琴出自郭家廟曹門灣86號墓,一起出土的一對青銅銘文壺顯現,墓主人為曾國貴族“旁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