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墻體廣告 5月的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仍然冰冷,位于大河口鄉的錫林郭勒至
山東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
工地,卻是一派如火如荼的施工現象。工程業主項目部技術專責劉搏晗通知記者:“我們這里整個冬季都不停工,為保證今年7月
內蒙古第一條特高壓輸變電通道投入運轉,我們春節僅倒休了幾天。”
“從去年3月25日開工到如今,我們舉全力建立特高壓項目。目前多倫縣項目根底工程已根本完成,7月份就能試運轉。”國度電網東部電力
公司總經理王國春說。
據理解,變電站新建工程占地12.24公頃,是
錫林郭勒盟電源基地電源聚集點,也是
錫林郭勒盟至
山東特高壓交流工程的起點首站,主要承當聚集送端電源和組織外送電力作用,是
內蒙古電力外送的首條特高壓工程。
特高壓輸變電通道的建立,為
錫林郭勒盟成為我國清潔能源輸出基地打下堅實根底。目前,大唐錫林郭勒電廠、神華成功電廠等已被列入錫盟—
山東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的配套煤電項目。大唐國際發電、神華國能等分別作為項目的牽頭單位,展開電廠前期工作。依照與特高壓投產同步的準繩,上述配套電源應在2017年投產發電。
“特高壓是我們煤電外送的生命線,對東北地域的少數民族飛躍開展有助推作用。”
錫林郭勒盟盟委書記羅虎在說,“輸電外送通道給我們配套的一批發電企業,不只帶來了宏大的財稅收入,而且直接輸電將大量減少煤炭運輸對大草原環境的影響。”
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局長白智引見,下一步
內蒙古將積極應用錫盟豐厚的新能源資源,支持規劃建立風電和光伏發電。
當前,
內蒙古特高壓工程建立正如火如荼,建成后將能有效完成
內蒙古“煤從空中走、電送全中國”的開展戰略。據測算,蒙東特高壓輸電工程投入運營后,估計就地轉化2.65億噸煤炭。特高壓輸變電通道將率領
內蒙古駛入清潔能源輸出的“高速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