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墻體廣告 “老人與子女就近選房”等新政出臺不久,北京市公租房配租又出新招,這次則面向了參加工作不久的年輕無房戶。5月11日上午,北京市住建委發布《關于面向新就業無房職工開展公租房配租試點公告》,海淀燕保·辛店家園、蘇家坨公租房項目和房山朗悅嘉園3個公租房項目的剩余490套房源面向新就業無房職工開展專項配租。值得注意的是,這次配租沒有明確的戶籍要求,即使申請人不是本市戶籍,只要滿足年齡、購房資格等要求,也有望搖得公租房。
范圍擴大
非京籍要具備北京購房資格
根據公告,海淀區燕保·辛店家園、蘇家坨公租房項目和房山朗悅嘉園3個公租房項目剩余490套房源面向新就業無房職工配租時,并不會特意要求具備北京戶籍:本市戶籍申請人需要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35周歲,申請家庭成員在本市均無住房;非本市戶籍申請人需要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35周歲,申請家庭成員在本市均無住房,且按照住房限購政策,具有購房資格,申請人工作單位須在京注冊,所處行業符合北京市產業發展需要,未列入產業禁止和限制目錄。
市住建委一位負責人也給記者拿出來一份調查數據,當前本市租房需求較強烈的群體主要是新就業人員,包括青年教師、醫護人員以及引進的科創人才等,每年留京大學畢業生2萬人左右,多數在35周歲以下,學歷均在本科以上,在參加工作初期如無其它支持,個人無力購房,也需給予一定政策支持。“通過給這類人群配租公租房,可以為他們提供更穩定的居所,減輕住房支出負擔。”他說。
“此前,城六區中石景山區嘗試過一次配租給非京籍申請人。”市保障房投資中心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此前本市對于非京籍公租房的配租一直由各區把握,而昨天試點的3個項目則是首次在市級范圍內敞開。
記者對比發現,此次專項配租除了在戶籍上有所放開外,還取消了收入上的限制。以一戶三口之家為例,要想申請公租房,此前年收入需要在10萬元以下。但就目前市住建委發布的公告來看,已不再對收入有要求。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配租對象為新就業無房職工,在收入上不做限制,僅在年齡、住房以及就業情況等方面進行審核,保障范圍進一步擴大,促進本市住房供應體系的無縫銜接;此外在配租上,不搞輪候、資格一次有效,現場登記、先到先得,減少中間環節,提高配租效率。
冷熱不均
辛店家園提前兩小時排隊登記
“單位就在旁邊的航天城,一下班我就騎車飛奔過來了。”昨天下午2時,海淀區燕保·辛店家園正式開始意向登記,站在最前面的楊霞已經在門口等了兩個小時。對她來說,以非京籍的身份申請北京的公租房,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半年多前,她就曾到這里咨詢過,但當時因自己不是北京戶口而被擋在了門外。
記者注意到,本次配租試點的490套房源分布在三個項目:位于海淀區西北旺鎮燕保·辛店家園公租房源180套,建筑面積31.17-57.92平方米,月租金標準為39元/平方米;位于房山區長陽鎮的朗悅嘉園房源70套,建筑面積58.2-60.4平方米,月租金標準為33.5元/平方米;位于海淀區蘇家坨鎮的蘇家坨項目房源240套,建筑面積36.65-68.89平方米,月租金標準為31元/平方米。
然而記者昨天調查發現,開放登記首日,這三個項目的冷熱程度不一。最受追捧的是辛店家園,不到十分鐘就有近50人排隊;而朗悅嘉園則相對較冷,下午3時前不到10戶家庭;而蘇家坨項目則更多以電話咨詢為主。
“年輕人租房還主要是考慮到周邊的商業、
醫院、地鐵配套,綜合來看,辛店家園是三個項目中最優質的一個。”市保障房中心這位負責人表示。截至記者發稿時,辛店家園項目房源180套,實際登記已經達到174戶,其中京籍129戶,非京籍45戶;蘇家坨房源240套,實際登記只有1戶;朗悅嘉園房源70套,實際登記23戶,其中京籍19戶,非京籍4戶。
期限3年
能否續租須看屆時政策
記者也了解到,此次配租的公租房項目,明確了項目區戶籍和在項目區工作的申請家庭可優先配租,其中海淀區的兩個公租房項目僅接受城六區戶籍及在海淀區工作的非本市戶籍符合條件的新就業職工申請。
未來,市保障房投資中心將根據意向登記順序,按照登記家庭與房源2:1的比例確定資格審核名單,報送市住建委進行資格審核。資格審核結果于6月下旬在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和市投資中心網站上進行公示。今年7月,也將陸續組織資格審核合格的申請人辦理選房、簽約及入住手續,承租期限3年。
“之所以將本次配租租賃合同期限確定為3年,主要是為了解決這些家庭的過渡性、階段性住房需求。”而對于3年合同期滿后是否能夠續租,市住建委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需要到時候再看情況斟酌研究。
新美
廣告公司: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