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廣元墻體廣告 路邊生氣勃勃的樹木,林間繁星點點的山花,小車行駛在金筆村山間小道上,新鮮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心曠神怡。
半個多小時后,車至九百多米的海拔,一個山頂“之舟”躍入眼簾:成片的油菜籽顆粒豐滿,梨樹桃樹果實累累;個個清澈見底的魚塘鑲嵌其間,白云倒印,魚游蝦跳,好不自在。
“這兒是金筆村的4組,依照全鎮的統一規劃,預備將這兒建成生態立體特種水產飼養示范園。”正在金筆村檢察工作的羊木鎮黨委書記鄭剛介紹說。
由于這兒地處高山,基礎設施建造相對滯后,生產經營投入缺乏,導致該組貧困程度較周邊地區尤為嚴峻。原有鄉民90余人,就有70多人在外務工,留在家中的“留守白叟”也到鎮上租房、購房,陪“留守孩童”上學,這兒漸漸就成了“空巢”村落。
“不出去打工也沒辦法!”4組組長袁發林介紹說,為了照料村里的白叟、孩子,40多歲的他變成這兒僅有堅持下來的“年輕人”。“白日,見不到兩個人,黑夜也只聽得柴門犬吠!”
2013年,袁發林也想把荒蕪的地步從頭種上糧食,請人把一人多高的荒草割掉,種了20多畝稻谷,可草比稻谷長得快,終究連本都沒有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