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肇慶墻體廣告 據
肇慶都市報報道 雞嘴瓶、銅制壽桃、煙槍……這些形狀各異、斑紋精巧的大件小器都是郭卓均的“心肝寶物”,40多年來,郭卓均共保藏了200多件相似的“寶物”。
因家傳寶物愛上保藏
郭卓均今年74歲,保藏古董有40多年。直到退休今后,在家人的阻止下,慢慢地才不再保藏。說起郭卓均的保藏之路,就要說到他的爸爸留下的銅制臉盆、煙槍及兩本《康熙字典》等20多件古物。
郭卓均通知記者,爸爸1959年因病逝世,其時清理爸爸衣物柜時發現了這些古物,“這些古物,我越看越喜愛。今后出來作業的時分,看到喜愛的就會收一些回來。”
郭卓均退休之前是在林業部門作業,因作業需要,經常會去邊遠地區。每到一個當地,郭卓均總會到市場轉轉,發現外型獨特、技術精巧的陶瓷瓶、陶瓷碗, 他就會買回去。除此之外,他還喜愛保藏不一樣朝代的錢幣、紙幣和書畫等物。現在他現已保藏了陶瓷100多件,其它種類100多件。
為了辨別古物的價值,郭卓均還買了4本書作參考。
隨著郭卓均保藏古物的興趣越來越濃厚,買回來的古物不斷增加。床底下、衣柜內、屋里的各個旮旯都擺滿了郭卓均的“成果”。可是,郭卓均此舉并沒有得 到家人的支撐。“其時飯都吃不飽,他還撿這些‘廢物’回來。我都罵過他很多次了,他即是不改。”郭卓均的老伴對他的行為很不了解。
期望一代一代傳下去
郭卓均通知記者,自個曾經保藏的古物都在封箱裝好,家里沒那么多當地擺放。看到記者的到來,郭卓均刻不容緩地拿出“寶物”——雞嘴瓶、瓷碗、銅制壽桃、煙槍……這些古物都是用報紙、塑料袋里三層外三層地包著。
郭卓均最喜愛的莫過于爸爸留下的銅制臉盆。記者看到,銅盆盆口寬38厘米,高9厘米,銅盆內壁除了鑄有兩首古詩外,還刻有菊花以及40個小孩在湖邊 游玩的情形。盆外邊有兩幅雙龍戲珠圖,盆底刻有大明宣德年制字樣。用手指敲擊銅盆,會宣布一陣相似鐘聲的淳厚回音,久久不能散去。
郭卓均通知記者,曾經有買家想以高價采購銅盆,可是被他拒絕了。面臨家里的這些古物,郭卓均也曾想過辦展覽,但出于種種原因,展覽一向沒能辦成。“這些‘寶物’雖然不一定是真品,但我會一向保留著,今后也會一代一代地傳給后代。”郭卓均說。
新美
廣告公司: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