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漢中墻體廣告設計 水與水交匯,林與林相連。境內波光粼粼,萬木蔥翠,魚蝦在碧水中縱情地游弋,小鳥在綠蔭中歡快地歌唱。地處漢水源頭的寧強縣,肩負著南水北調工程--“一江清水供京津”的重擔。為“愛”支付的寧強,歷經全縣公民的不懈努力,留住了“青山、秀水、新鮮空氣”,讓公民縱情“深呼吸”。
作為南水北調工程的首要水源地,寧強政府肩頭擔負著無窮的歷史責任和實際使命。為了保證一江清水,十幾年來,寧強縣以政府為主導,堅持環(huán)保紅線,實行嚴格準入準則,采取了一系列近乎“鐵腕”的辦法:關閉在水源地維護區(qū)內的造紙廠、油漆廠、果酒廠、電器廠等數10家
公司,勸退20余家來寧咨詢出資但環(huán)評不達標的
公司。
為了非常好地修養(yǎng)水源,保證源頭水質,自1989年被列入長江中上游水土保持要點防治區(qū)以來,寧強先后施行了
長治、丹治工程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建造等水保要點工程,管理要點小流域75條,管理水土流失面積1385.8平方公里,林草掩蓋提升到84.7%。現在,寧強根本形成了泥不下山、水不亂流、道路相通、水溝相連、興水固土的水土保持歸納防治體系。
與此一起,寧強以森林掩蓋率低、現有坡耕面積大、水土流失嚴峻、生態(tài)功用軟弱的區(qū)域為要點,施行了天然林資源維護保工程,建立健全了森林資源管護安排,管護林地357.5萬畝,完結封山育林25萬畝,完結營造林使命18.235萬畝;在寧青公路沿線8個鎮(zhèn)42個村,施行了全長136公里的“百里生態(tài)文明長廊”工程,加大生態(tài)美化和
鄉(xiāng)村清洗力度,栽植竹子92萬株,香樟、桂花等樹種4.2萬棵,新建核桃園1萬余畝,開展茶園2310畝,在漢源大地筑起了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去年底,寧強漢水源國家濕地公園獲國家林業(yè)局同意,變成
漢中市首個國家濕地公園。為加強對濕地生態(tài)系統、“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維護,寧強先后在濕地公園計劃區(qū)所觸及區(qū)域建立了濕地維護站,在保育區(qū)建立了生物多樣性監(jiān)測站、鳥類救助站等監(jiān)測點。一起,依托林業(yè)要點項目和責任栽樹,在濕地公園計劃區(qū)內大力開展造林美化等植被康復、棲息地修正工程,先后建成污水處理廠、廢物處理廠、廢物收留站,縣城日子廢物無害化處理率、污水處理率別離高達98.5%、90.5%。
此外,寧強還以“國際濕地日”、“愛鳥周”和“野生動物維護法宣傳月”為關鍵大力普及“喜愛鳥類、維護濕地”常識,每月的9號安排全縣干部職工、中小學生整理河道廢物,每年與
陜西理工學院等專業(yè)科研安排進行深度合作,一起大力開展禁捕、禁獵、禁牧、制止濫采亂挖等專項整治活動,有用改善了境內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
現在,寧強縣境內的空氣、地表水等多項目標,均到達國家一類規(guī)范,森林掩蓋率到達61.83%,林木美化率達68.66%,2014-2015年接連兩年環(huán)境空氣質量有用監(jiān)測達“良”天數為330天以上,負氧離子濃度在2100—2400個/ cm3,是名副其實的“天然氧吧”之地。
來源于 新美
廣告 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