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百色墻體廣告 “臉朝黃土,背朝天,日子不知怎樣過。”這是信都鎮北源村貧窮戶經常掛在嘴邊的話。說的人有心,聽的人在意嗎?
粵桂縣域經濟產業協作示范區(信都工業區)管理委員會就是一位傾聽者,作為“十三五”時期賀州市貧窮村北源村定點幫扶的單位,它是怎樣展開幫扶工作的呢?
對 準“窮根”作文章。不以善小而不為是精準扶貧工作中的大忌。在展開幫扶工作中,粵桂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指導深化扶貧一線,用心傾聽貧窮戶訴求:廣賀高速路 白馬涵洞積水影響村民出行、學生上學,你能處理嗎?我是個
鄉村的理發師傅,想買一臺電動理發剪來維持生計,你能幫我處理嗎?我的小孩不在
醫院出生,沒有出 生證,至今戶口未入,眼看就到入學年齡了,你能完成小孩子的上學夢嗎?……一個個
大眾的訴求,一條條指導的記載,交錯在一同卻成北源村最美的畫卷。
扶貧先扶志。志是形成“窮根”的重要要素。 古語有云,“授人以魚,三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之用。”扶貧更要“扶志”,用“輸血”不如“造血”、“富口袋”不如“富腦袋”來詮釋是最好不過了。因而,該委在扶志過程中遵照強自信心 、富思想、 立志氣的工作準繩,把扶貧與扶志有機地分離起來,灌輸只需有自信心,黃土變成金的觀念,學習貧窮能夠先富的典型案例,讓他們自信心強起來、思想富起來、志氣立 起來。在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指導的引導下,駐村隊員率領貧窮戶參觀了靈芝、草珊瑚、韭黃、糖桔種植
和田螺、生豬、三黃雞養殖,讓貧窮戶依據實踐選擇合適自 己的種養形式,真正經過“自我造血”來脫貧致富,到達了從心里、從行動上都能真正脫貧。
扶 貧必扶智。智是專治“窮根”的特效良藥。擺脫貧窮需求聰慧。培育聰慧靠的就是學習理論。因而,該委在扶智過程中遵照學技術、熟行情、敢人先的工作準繩。引 領貧窮戶多學習專業技術,多理解市場行情,多剖析產業風險,多停止先嘗先試,積極投入脫貧致富戰隊中,把這劑良藥的藥性做到最大。
“滴 灌”扶貧突效果。過去扶貧是大水漫灌,如今施行精準扶貧工程,就是要找準“窮根”,變“漫灌”為“滴灌”。在“滴灌”扶貧工作中,該委有針對性地停止幫 扶,做到扶持對象精準、項目布置精準、資金運用精準、措施到戶精準、因村派人精準、脫貧效果精準。把精準扶貧工作當成黨工委、管委的首要工作來抓。進村幫 扶2個多月來,率領村民種植韭黃40多畝,種植砂糖吉500多畝,示范種植靈芝0.8畝;完成圓夢微心愿25個,價值5000元;贊助5萬元北源村委用于 村部文化中心綜合大樓征地、文化長廊建立和村部根底設備完善;贈送北源村委2臺辦公電腦,價值6500元;協助孟金鋒籌集
醫療款2.6萬元;諧和處理廣賀 高速路白馬涵洞積水影響村民出行、學生上學難題;為村部文化中心綜合大樓做項目設計和鉆探勘察。
2016年,信都鎮北源村是脫貧摘帽之年。為了打贏這場脫貧攻堅戰,粵桂示范區黨工委、管委緊緊盤繞貧窮村、貧窮戶的脫貧規范來展開精準扶貧工作。宣誓貧窮帽不脫不罷休,貧窮戶不脫貧不收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