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墻體廣告 322 國道柳江縣境內拐往百朋鎮的路口,集中著約20家棺材鋪,構成了一個小有范圍的棺材市場。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里才開端有寥寥數家棺材鋪,隨著越來越多 的村民入行,逐步開展成招牌林立的棺材街。頂著
柳州棺材的歷史光環,這里也逐步聲名遠播。此處屬于成團鎮六道村地界,從業者也大多是六道村村民。
自古以來,就有“食在
廣州,穿在
蘇州,玩在
杭州,死在
柳州”的民諺。“死在
柳州”,稱譽的正是
柳州棺材的優秀。古龍、金庸的武俠小說,都對
柳州棺材有所贊譽。
1、
柳州棺材 六道持續
柳州棺材歷史上之所以有名,得益于柳江上游的三江、融安、融水等地盛產的上好木材源源不時沿江而下,直達
柳州。油杉木是制造棺材的上好資料。這種木材,入水則沉,入土難朽,香如梓柏,制成棺材后,再刷上熟桐油或生漆,二三十年不腐。
柳州棺材的另一大特性是樣式。
柳州棺材大多采用傳統的蓮花款,比起不少中央的四面平平的樣式,更顯講究、美觀。
柳州市區提高火葬之后,
柳州市區的棺材鋪隨即衰落。柳江六道棺材作為后起之秀,繼承了老
柳州棺材的用料和樣式,不同的是,往常融安融水等地的大木料越來越少,他們制造中小號的棺材仍用桂北油杉,大號棺材則運用越南、緬甸油杉。
2、花甲工匠 年賺40萬
今 年62歲的梁有仁,是六道街最早的幾家棺材鋪的老板之一。他18歲開端做木工,28歲開端特地做棺材,并在這條街上開了家棺材鋪。勤奮好學的梁有仁主要靠 本人研究制造。如今,他雖已年過花甲,仍像壯年工匠一樣,一天半到兩天時間就做出一副棺材。由于長期積聚的口碑,他做的棺材供不應求。有的老人在逝世前就 由子女買好棺材供著,有為老人添福添壽之說。2014年,梁有仁的棺材鋪銷售額到達創紀錄的80萬元,賺了40萬。2015年,六道街新增了5家棺材鋪, 梁有仁的銷售就不及前兩年的輝煌了,但每月仍有20副左右的出貨量。
梁有仁還是六道街目前獨一一家制造雕花棺材的工匠。他制造雕花是無師自通。雕花棺材普通選用大木料,全靠手工雕琢,制造一副棺材需半個月之久。畢竟,往常厚養薄葬是社會的普遍觀念,雕花棺材并不是市場的主流。
3、一家三代 手藝傳承
和 不少傳統行業一樣,棺材制造也是后繼乏人。六道棺材街,已找不到40歲以下的工匠。但從業的中年人中,不乏第二代以至第三代傳人。今年45歲的覃繼蘭,父 親、父親的伯父都是棺材工匠,本人曾經是第三代。覃繼蘭和父親覃明山都是20歲左右入行。由于身體緣由,覃明山十幾年前就停工養老了,他把手藝和工具都傳 給了兒子覃繼蘭。他記得,本人小時分,父親作為棺材工匠,哪家老人逝世,父親就扛著工具過去,現場加工。由于當時沒有電開工具,制造過程比如今辛勞得多, 制造一副棺材要耗時3天以上。往常,棺材制造一半運用手開工具,一半運用電開工具。覃繼蘭目前運用的手開工具,如抓斧、墨斗、刨、鋸子等,都是父親當時用 過的。品種最多的是刨,包括短刨、長刨、拉刨、槽刨、邊刨、光刨等6種之多。這些工具,每件運用時間都超越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