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包頭墻體廣告 早上6點,準時起床,洗漱吃飯后便開端瑣碎而又慌張的一天:鄰里之間砌墻發作矛盾了、鄉親對在本人院墻旁邊修路種樹不了解了又或者是鄉親的豬圈面積計算有爭議了……凡此總總,處置完這些事兒普通要到晚上8、9點才干回家,這還是正常的時間,要是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晚上11、12點回家也是常事。這是九原區哈業胡同鎮柴腦包村支部書記兼村主任劉全在“十個全掩蓋”工程啟動后日常工作的一個寫照。
柴腦包村下轄8個自然村,有595戶、共2121名村民。2015年5月份,柴腦包村的兩個自然村完成了“十個全掩蓋”,而今年,不只要對剩下的6個自然村停止“十個全掩蓋”,而且還要對之前已完成“十個全掩蓋”的兩個自然村停止提檔晉級。“所以說,其實今年我們8個自然村都要停止‘十個全掩蓋’。”固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劉全對按時保質保量完成“十個全掩蓋”工程充溢自信心。
“‘十個全掩蓋’是一個實真實在的惠民工程,就拿交通來說吧,過去我們這里人常說,‘晴天一身土,雨天兩腳泥’,哪有個好路,你看如今馬路多好,都是水泥的,而且還給通到家門口。村里人都說,‘咱農民趕上好時分了’。”劉全通知記者,除了鄉親的了解與認可給村委班子帶來了工作自信心,各方面的支持與協助也提振了大家的士氣。“我們的包聯指導、包聯單位都特別支持我們的工作,不只督導,而且還積極諧和協助,給我們村的‘十個全掩蓋’工程可沒少操心。”劉全引見,截至目前,柴腦包村的“十個全掩蓋”工程曾經完成了工程量的70%,依照目前的進度,估計到6月10日左右就能根本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務。
相關于柴腦包村,打不素村的“十個全掩蓋”工程的進度相對更快一些。打不素村的村支部書記史喜拴通知記者,截至目前,村里的“十個全掩蓋”工程已完成了80%。往常,史喜拴更為關懷的是如何依托“十個全掩蓋”走出“產村分離”的新路子。史喜拴通知記者,早在2012年,村民高偉林就成立了“優然種養殖農民專業協作社”,但是由于各方面條件所限,開展相對遲緩。“‘十個全掩蓋’工程推進到我們這里后協作社就像是坐上了高速列車,開展得越來越好了。目前曾經成為我們村‘產村分離’的龍頭協作社了。”高偉林表示,協作社占地800多畝,目前有100多名村民技術入股。“這里的許多果樹以及道路硬化都是政府出的錢,說來我們真是沾了‘十個全掩蓋’的光了。”高偉林通知記者,由于交通便利了,如今協作社的生意比以前好多了。“頂峰的時分,我們餐廳里300多人的位置都坐不下了。”高偉林說。
市委副秘書長、市委農工部部長、市“十個全掩蓋”工作指導小組辦公室主任李國棟在近期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引見,依照我市2016年“十個全掩蓋”工程施行計劃的整體布置,今年將完成1027個村莊的全掩蓋任務,方案總投資84.5億元。其中,行政村所在地366個,非行政村所在地661個。截至目前,全市9個工程施行地域已全線開工,共選定768家有資質、實力強、信譽好的施工企業,施工人數到達3萬人。全市已開工建立918個村莊,開工建立率到達89.4%;共完成投資11.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