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粉刷墻體廣告 昨日,由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結合會、
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主辦,
江蘇省電影家協會承辦的首屆“
江蘇電影獎”頒獎。《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5部電影獲獎,《一號目的》《白日焰火》《我的影子在奔跑》等10部
江蘇電影獲頒組委會獎。
揚子晚報記者張楠
特別獎:《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一等獎:《那些女人》
二等獎:《翻開天窗說亮話》
三等獎:《韓國鈞》《軍號密碼》
據悉,“
江蘇電影獎”于2015年設立,是經中共
江蘇省委宣傳部批準,由
江蘇省文學藝術界結合會、
江蘇省新聞出版廣電局共同主辦,與中國電影“金雞獎”相銜接的
江蘇專業性、權威性獎項。該獎旨在著力打造
江蘇電影藝術和學術品牌、引領和推進
江蘇電影創作消費安康開展。獎項每年舉行一屆,采用跨年度評選,對上一年度在
江蘇立項、獲得《電影片公映答應證》的優秀影片停止評選和懲處。
其實,在中國電影的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留下了
江蘇電影人的腳印。
江蘇電影人創作了很多在全國有影響的電影作品:如陳白塵編劇的《阿Q正傳》,伊明編劇的《城南舊事》,吳祖光編劇的《風雪夜歸人》,張弦編劇的《被愛情遺忘的角落》,謝鐵驪導演的《早春二月》,嚴恭導演的《三毛漂泊記》,王蘋導演的《霓虹燈下的哨兵》,嚴寄洲導演的《野火春風斗古城》,由
南京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屠城血證》《豆蔻年華》《草房子》等等。
江蘇籍的著名電影演員也有很多,比方趙丹、周璇、上官云珠、王曉棠、陶玉玲、王馥荔、達式常、李保田、沈丹萍、濮存昕、馬曉偉、梅婷、陶虹、侯勇、陶澤如等。王曉棠、李雪健等藝術家,以及沒有來到現場的
江蘇籍演員都經過VCR送上祝愿。
省電影家協會秘書長陳國富通知記者,
江蘇電影獎是目前獨一的省級電影獎項,評選規范在社會效益、制造等方面有嚴厲限定。此次把特別獎頒給《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就是“由于這部片子在3D制造技術、票房方面都創始了很多第一,
江蘇這么多年來沒有過10億票房的片子”,此外,獎項也本著寧缺毋濫的準繩,今后每年都要舉行,還將設立理論獎等。陳國富說,
江蘇的票房成果在全國不斷首屈一指,上世紀80年代還曾發明過8連冠,創作產量也不低,只可惜在全國有影響力的作品目前還不多,設立這樣的獎項,也是為了推進人才、劇本和隊伍建立。
看老照片“放映”老電影
挺特別的是,穿過掛著謝芳、王丹鳳、王興剛、孫道臨等電影藝術家老照片的藝術長廊,
江蘇省
現代美術館還特設了一處“放映”老電影的展廳,海報營造的年代氣氛中,售票處貼著“今日放映《小城之春》票價2角”的字樣,每位觀眾還能夠免費領取一枚用電影膠片做成的特殊“電影票”。這吸收了不少觀眾的興味,現場人頭攢動,展覽將展出至6月3日(周一閉館)。
步入展廳,隨處可見各類老電影放映設備,有80臺之多,墻上還掛著近70張在海外發行的電影海報,比方
西安電影制片廠推出的《紅高粱》海報就有德、美、英、法四國版本,還有《少林寺》、《風箏》、《孩子王》、《霸王別姬》等經典影片海外版。據悉,這些電影海報,都是著名“老電影發燒友”崔永元從世界各地“淘”回來的,在1950年至2014年年間,證明了中國電影在海外傳播的影響力。雖是進口高仿版,仍有很高珍藏價值,它們是新中國電影在海外傳播的重要印記,展示了中國電影事業生長成熟的進程,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現場的老電影放映設備來自周建明、季友觀的藏品,涵蓋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90年代各個時期、各個類型的老電影放映機,包括全球第一代量產電動電影放映機——美國柯達A型(kodascope)電動電影放映機和最早完成自動上片的美國柯達B型電動電影放映機,以及能夠將兩個膠片盒裝在同一個軸上放映的德國同軸電影機。這些老電影設備,記載了電影放映設備和技術一百多年間從幻燈機到手搖再到電動,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模仿到數字、從傳統到
現代的前行進程。來自
鹽城工學院的大學教師季友觀引見說,現場最早的是來自1897年的愛迪生手搖放映機,還有龐大的固定式放映機,大多數目前都能夠用,對藏家來說可謂價值連城。“過去放的都是一些短片,有點像如今盛行的藐視頻,膠片里就記載著那時分人們的日常生活。有了電動版,才可放長故事片。后來放映機變得便于攜帶,以至有的機器就是當時年輕人的時興物件,提在手上隨時隨地能夠放映。”許多展品都是初次公展開出,對不少年輕人來說是挺有意義的一次科普。
新美
墻體廣告:http://www.zzkaila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