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
墻體廣告 《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從業(yè)內得悉,繼營改增、資源稅之后,個人所得稅變革將成為下一步稅改的最大看點,下半年有望獲加速推進。我國個人所得稅將邁向綜合與 分類相分離的所得稅制度,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等將統(tǒng)一歸入綜合范圍征稅,此外,養(yǎng)老、二孩、房貸利息等家庭擔負也有望歸入抵扣。
從國際上看,個人所得稅依照征收方式能夠分為綜合稅制、分類稅制、綜合與分類相分離的稅制三品種型。我國目前實行的是分類稅制,行將個人各種來源不同、性 質各異的所得停止分類,分別扣除不同的費用,按不同的稅率課稅?,F(xiàn)行稅法中個人所得稅的應稅所得額包括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的消費、運營所得,對企 事業(yè)單位的承包運營、承租運營所得,勞務報酬所得,利息、股息、紅利所得,財富租賃所得,以及財富轉讓所得等共計11類。2015年財政決算顯現(xiàn),我國個 人所得稅收入8671億元,占全國稅收的6.9%。
業(yè)內專家指出,分類征收是我國長期以來稅收理論構成的形式,目前來看暴顯露一些問題,比方疏忽家庭擔負,同時也形成收入來源單一的工薪階級繳稅較多、收入來源多元化的高收入階級繳稅較少等。
“比方說,一個人工資收入3200元,勞務收入800元,另一個人只要工資收入4000元,在如今分類的稅制下,第二個人就要交稅,而總收入相同的第一個 人由于兩項收入都達不到起征點就不用交稅。但綜合計算的話就能愈加公平?!北本┐髮W法學院教授、中國財稅法學研討會會長劉劍文對《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樹立綜合與分類相分離的個人所得稅制,也正是基于收入分配變革的公平考量以及優(yōu)化稅制構造的考量。
記者理解到,此次個人所得稅變革的最中心內容就是樹立綜合與分類分離的所得稅制度。所謂綜合,淺顯地講就是將個人多項收入加總在一同之后再依據(jù)起征點和稅率計算征稅額。而在當前的11類所得中,哪些會歸入綜合征稅范圍成為關注的焦點。
在劉劍文看來,應主要依據(jù)收入的性質劃分,“比方說工資薪金、勞務所得、財富租賃所得和財富轉讓所得,前兩項是勤勞所得,后兩項是資本所得,至少這四項能夠歸入綜合征稅范圍”。
中國社科院財經(jīng)戰(zhàn)略研討院副研討員蔣震對《經(jīng)濟參考報》記者表示,除了所得的特性之外,應該充沛思索信息的可取得性,以取得信息的水平為根據(jù),比方勞務報酬、稿酬等信息取得比擬充沛的,能夠思索率先歸入綜合征稅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