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
墻體廣告 “我們這里有一個小孩子被燙得不輕,母親都不曉得該怎樣去處置。沒想到腫了以后,到如今還是一個老大的水泡,看得讓人揪心。”8月2日,家住屯溪區 阜上新村的何先生來電,稱燙傷這名孩子的“元兇”是沸騰的電飯煲。記者隨后從黃山首康
醫院理解到,近期兒童燙傷事情較多,兒童不測傷害不容無視。
據理解,來自
云南普洱市的李女士隨
江西的丈夫詹先生一道在黃山市中心城區做鋁合金門窗生意。8月1日早晨,詹先生1歲8個月的兒子起床后在客廳里玩 耍,而詹先生夫婦在廚房里準備早餐,忽然聽到孩子撕心裂肺的哭聲,和著客廳飯桌上的電飯煲排氣孔被翻開的聲音。“我們當時認識到孩子被燙著了。起初,只是 左手食指部位有些紅腫,便未太在意,也就未做及時處置。”李女士通知記者,不料,后來發現孩子燙傷部位腫了以后,竟鼓起了一個老大的水泡。“這下子我們都 慌了,趕緊找到左近的一家藥店,打算把孩子水泡消腫,再涂上一些燙傷藥。”詹先生說,結果被藥店的售藥人員何先生遏止,擔憂弄破這么大的水泡,處置不當會 引發感染,所以倡議其上
醫院去治療。無法,8月2日,詹先生夫婦帶著孩子就近到首康
醫院包扎、治療。
為此,黃山首康
醫院一名值班醫生通知記者,近期兒童燙傷燒傷事例較多,須惹起家長或親屬留意。孩子被燙傷以后,局部家長的緊急處置方式不妥當,會導 致傷勢加重。總的來說,兒童燙傷后,須用涼水沖洗或浸泡燙傷部位半個小時左右,家中有急救藥的話,可先行抹點燙傷膏,隨后最好來
醫院處置,以防感染。此 外,記者還理解到,跌倒(墜樓)、觸電、燒傷燙傷、溺水、交通事故等不測傷害已成為我國14歲以下兒童死亡的主要緣由。所以,各位家長不要忽略大意,讓孩 子遠離風險源,安康快樂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