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黃山
墻體廣告 你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優質低價房源,理想中可能基本不存在,它只是中介機構引你進店的誘餌;可能你看中一套房子,忽然跳出來一位“房主親戚”,說房主
報價110萬元,其實房主真實
報價只要100萬元,這個“親戚”提出幫你砍掉10萬元,但要你給一筆“辛勞費”,其實,這位“親戚”是中介員工。日前,省 城一中介機構擔任人向記者自曝行業五大亂象。
低買高賣賺差價
胡東(化名)在
合肥市二手房中介市場干了10多年,如今也有本人的門店。他通知記者,二手房中介市場最普遍的亂象就是低買高賣。“其實低買高賣 這種事,有50%的房主是不論的,房主盡管把這房子賣給你中介,幾錢再賣出是你中介的事,賺幾虧幾已與我無關。”胡東稱,中介常常讓員工去冒充購房 者,“一方面是躲避政策禁令,另一方面是有些買家不理解市場行情,你跟他把事情講得太透,曉得這房子曾經從中介手上過了一手,他就不買你這房子了。”
據胡東引見,其實省城市場上的中介行業里,有一種特地的“房蟲”,特地就做買房賣房的,“這也算是低買高賣的一種,但更多中介是綜合性的,也低買高賣,也做正軌經紀賺傭金。”
虛報房價吃回扣
據胡東引見,還有一些中介
公司,找人冒充房主親戚和買家見面,稱能夠幫買家把價錢殺低。“比方說房主真實的
報價是100萬元,我冒充房主親戚, 說這房子低于102萬房主不賣。然后我出面的話,能夠談到100萬元,但你要對我表示表示,給1萬塊錢益處費行不行?”買家還暗自慶幸省了1萬元,殊不知 是多付出了1萬元。“這種狀況也有可能是中介員工個人行為,不一定都是
公司的行為。”胡東稱。
中介
公司不讓房主、買家見面,也不一定就是玩貓膩。“由于我們在中間是充任說客,假如讓他們直接坐到一同談,假如一方脾氣爆點,很多原本能談成的事情都談不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