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南
墻體廣告 從今年起,每年
貴州省工會系統和人社系統將結合重點培育1萬名“農民工匠”,目前,各地已陸續展開此項工作。8月10日,記者從省總工會得悉,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工會和人社系統已舉行相關技藝競賽20余場(次),培訓相關人員8300余人(次)。
“一天不雕手癢,雕起來手就不癢了!”8月10日,“
安順工匠”培訓方案啟動典禮暨屯堡木雕技藝競賽在西秀區劉官鄉舉行,68歲的參賽選手、劉官
鄉村民胡永琪直言,儺雕曾經成為他生活的一局部。
據引見,劉官鄉素有“中國儺雕文化藝術之鄉”佳譽,傳統儺雕文化已有600多年歷史。正因儺雕與儺戲相互依存,使得儺雕技藝得以傳承至今,從業 人員達1000多人,儺雕作品也從最初的單一道具,開展成為今天的裝飾品、旅游留念品等,遠銷英、法等國度,年產值540萬元。
當天的木雕技藝競賽吸收了來自
安順市西秀區、關嶺縣等(縣、區)的83名“草根工匠”,他們現場依據組委會提供的雕琢圖案,限時參與了浮雕(人物、動物、花卉)、儺雕(臉譜、儺戲、古儺)兩大類技藝競賽。
經過4個多小時的角逐,專家組依照形、神、技三個方面的評判規范,最終評定出一、二、三等獎共30名,并對周爾剛等前10名獲獎選手授予了“
安順工匠”稱號。
展開木雕技藝競賽只是
安順市總工會和
安順市人社局結合推進“
安順工匠”培育行動的舉措之一。下一步,兩家單位還將經過展開職工職業技藝培訓、職工技術技藝競賽等方式,每年重點培育700名“
安順工匠”。
據省總工會黨組成員、經審委主任林世榮引見,
貴州省“農民工匠”培育行動啟動以來,各地、各產業工會分離本身特性,以舉行專業技藝培訓,展開技 能大賽選拔、創業創新帶頭人選樹等方式,掀起了全省“農民工匠”培育行動高潮,培育打造出了一批具有地域特性、行業特征的“
安順工匠”、“建筑工匠”等系 列工匠。
據省總工會不完整統計,截至目前,全省各級工會已舉行相關技藝競賽20余場(次),5000多人參賽;舉行技藝培訓班150余場(次),培訓相 關人員8300余人(次),茶葉加工工藝專家楊娣、民間工藝品雕琢巨匠袁懷龍、苗繡好手楊麗、奇石雕琢巨匠李遠達等一大批“農民工匠”正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