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六安
墻體廣告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但是,在六安經濟開發區白鷺洲社區,人們只需說起家住西花園小區的王剛,都被他七八年來帶著父親幾十次奔赴北京、
上海治病的事跡打動,都夸他是個十分有孝心的兒子,稱得上是“久病床前有孝子。”
1980年出生的王剛有兩個姐姐,小時分家人都寵著他,這樣的環境使他的脾氣不是太好,和父親王宗祥關系也不怎樣親密,即使如此,他對父親仍十 分敬重。“沒有讀書后,他開過幾年出租車,那時分每天都交給我100塊,我曉得那時開出租不容易,有時分一天以至都掙不到100塊。”王宗祥說。
年輕時的王剛闖勁十足,除了開過出租,還開過大貨車,承包過工程,團市委評選2009年度六安市
鄉村青年致富帶頭人,王剛位列其中,后來王剛還榮獲
安徽省首屆“
鄉村青年創業獎”榮譽稱號。
就在王剛事業上江河日下的時分,父親2009年被查出患有腎病,后來被確診為尿毒癥,一開端,王宗祥在市中
醫院住院治療20多天,由于尿蛋白流 失過快,王宗祥身體很難吸收營養,本來150斤的身體逐步消瘦,看到父親這樣,王剛放下手中的生意,帶著父親到北京、
上海等地求醫。一開端到北京治療時, 六安沒有直達北京的火車,王剛就陪著父母從
蚌埠轉車,來回要花四五天,均勻每個月都要跑一次,一年下來破費近10萬元,由于當時門診還不能報銷,這讓王剛 頓覺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
在
上海求醫的日子里,王剛問醫生他父親能不能換腎:“假如能夠換腎,我愿意捐一個腎給父親。”醫生說換腎風險太大,王剛看到父親享福,本人經常 哭著求醫生:“只需能減輕父親的痛苦,花再多錢我都愿意。”在
醫院陪護的日子里,王剛悉心照顧著父親,王宗祥有時覺得到腿酸,王剛就誨人不倦地幫父親按 摩,同病房里的病友都很羨慕,打動地說王剛是個難得的孝子。
為了陪著父親求醫,王剛有時分不得不放下手中的生意,而且七八年來治病也破費了幾十萬,他兩個姐姐除了陪著求醫,都想幫他分擔點
醫療費,王剛卻總是不讓,他說:“我是兒子,花再多錢我都應該承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