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
墻體廣告 高原的格桑花生命力堅強,陽光下,它們爭相敞開,溫暖人心。而在
青海玉樹州雜多縣,被選出的31名德才兼備的中小學生們可謂是最美格桑花的標志,他們行將敞開在首都北京10天的學習觀賞溝通之旅······
8月20日,來自我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39名師生應《求是》雜志社邀請,赴京參與《求是》雜志社主辦、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承辦的“酷愛黨、熱 愛祖國、酷愛社會主義”為主題的教學活動。這次活動是繼上一年“三酷愛”教學訪京活動的連續,北京雜多盡管相隔千山萬水,但隔不斷求是雜志社和雜多縣孩子們 的深沉友情。
8月20日,《求是》雜志社安排的“三酷愛”活動在京舉行(陳悅 攝)
玉樹州雜多縣孩子們乘坐火車抵達北京西站( 陳悅 攝)
孩子們高興的出站( 陳悅 攝)
8月21日上午,當列車慢慢駛入北京西站后,一張張高興激動的面孔隔著火車車窗刻不容緩地望向窗外,看到記者們與接他們的《求是》雜志社和北京 青年政治學院的叔叔阿姨們后,孩子們流露出純真、巴望的目光。“北京,是我朝思暮想都想來的當地,今天,我總算來了,這兒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對咱們格外 好,今天和以后幾天的每一件事我都要細心地記在簿本上,等回到故土給我的小伙伴們共享。”雜多縣榜首民族徹底小學六年級2班的俄周朋措在承受記者采訪時說 道。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教師們與孩子們做游戲(陳悅 攝)
歷經了一天一夜的火車旅程,冒著北京酷熱的氣候,孩子們顯得有些疲乏,但當北青政治學院的教師和志愿者們親手為孩子們分發新書包、新衣帽和新鞋 子后,孩子們再次露出了歡顏,紛繁拿起送給他們的大禮包收拾試穿起來,每組帶隊教師和孩子們圍坐在一同大聲了解起每個人的姓名,整個會議室洋溢著美好的笑 聲······“孩子們看到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的熱情,和他們一同玩游戲,一下子就消除了他們的疲乏。”雜多縣第三民族徹底小學教師尕瑪曲達說。
參與活動的雜多縣全體師生在天壇祈年殿前合影(陳悅 攝)
當日午后活動的榜首個目的地是“天壇”。天壇建于明朝1420年,是中國古代明、清歷代皇帝祭拜六合的當地。皇帝對六合十分崇敬,把自個稱為 “天子”,祈年殿是整個天壇最主要的當地,它是皇帝請求五谷豐登的場合。祈年殿是一座圓形大殿,寶頂是鎏金做的三重檐,殿檐是用藍色琉璃瓦鋪砌而成的,因 為天是藍色的,以此來標志天。全殿都是木質構造,沒有一根大梁,全賴28根木頭和36根枋桷支持,在中國修建史上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今天是我榜首次來 北京,榜首次觀賞天壇,很興奮,祈年殿深深地吸引著我,我要用我的相機記錄下來,回去留作留念。”雜多縣第三民族小學六年級2班的姜鞏通知記者,然后又用 他自帶的照相機認真地拍照起來。
關于北京市民來說,天壇已作為休閑健身的場合,華美的修建僅僅市民在這兒活動的一個布景,而關于這31朵格桑花,這兒不僅是這次活動的開始,更多的是吸引著孩子們對國家前史和科學的無限酷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