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
墻體廣告 著滿滿的收獲,帶著寶貴的祝愿,8月30日,雜多師生完畢了北京之旅,登上了返程的列車。北京青年政治學院黨委書記楚國清等趕到火車站送行,大家互道保重,依依惜別。
8月30日,雜多師生完畢了北京之旅。求是的叔叔阿姨和北青的哥哥姐姐與雜多孩子互道保重,依依惜別。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在返程之前,雜多師生們首先前往
北海公園,在游船上共同唱響《讓我們蕩起雙槳》,
北海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部兒童電 影《祖國的花朵》的拍攝地,影片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不斷盛行到往常,成為一代代人童年美妙的回想。帶孩子們去
北海看看,是求是雜志社 叔叔阿姨給孩子們的一個承諾。游船上,同窗們在歌聲中享用著快樂光陰。本措通知記者,十分快樂能到
北海公園看看,在北京去的每一處中央都讓她難忘,她愛北 京,她愛祖國。
快樂的光陰總是過得很快,轉眼間,31名孩子曾經站在了返程列車的站臺上,10天的北京生活,精彩紛呈的訪京活動深深印在了一切學生的心里, “酷愛黨、酷愛祖國、酷愛社會主義”的種子在同窗們心中生根發芽,讓同窗們結實樹立了愛黨愛國的認識,樹立了學習創業的認識,樹立了知恩感恩報恩的認識, 讓大家的思想認識得到了再一次升華,讓大家的斗爭目的得到進一步明白,為孩子們成為中國特征社會主義的牢靠接班人,成為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的中堅力氣奠定了 堅實的根底。
18年前,一代代求是人的心便與雜多人民嚴密地聯合在一同。從給牧民送種畜到興建希望小學;從援助辦公交通設備到聯絡水電站,再到這次“三熱 愛”主題教育活動。求是雜志社先后投入物資320多萬元,輔佐引入了近9000萬元的根底建立項目,直接贊助貧窮學生25人次,先后有18名局處級機關干 部赴雜多縣調查工作……這一切都凝聚著求是雜志全體干部職工的勤勞汗水和熱情希冀,也時辰在傳送著黨中央、國務院對
青海藏區的關心。
分手的熱淚無法抑止,一聲聲“謝謝”,一句句“扎西德勒”,深深地表達著同窗們的不舍與打動。
站臺上,行將登上返程列車的孩子們再也控制不住難舍的心情,紛繁抱著求是的叔叔阿姨和北青的哥哥姐姐啜泣,分手的熱淚打動著每一個人。舍不得離 開的雜多縣瓦里灘孤兒小學的江忠說,在這10天里,感遭到了求是“爸爸媽媽”和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哥哥姐姐家人般的關心,北京之行,將必定是她終身一世難忘 的記憶,回去后,她要把在北京的所見所聞講給教師、同窗、朋友聽,讓他們也感受祖國的強大繁榮,感受祖國大家庭對藏區的關心,感受祖國大家庭的暖和。雜多 縣第一民族中學學生桑丁卓瑪表示,北京之旅,對她來說是一段寶貴而難忘的記憶。求是人、北青人的關愛,她將銘刻終身。回去以后,她將不時努力學習,不孤負 求是人對她的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