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墻體廣告 8月26日,
枝江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視察了全市稻蝦共作種養狀況。
在董市鎮五嶺村潤禾生態水產專業協作社稻蝦共作新基地和金盆山基地,視察組實地查看了新基地建立狀況和稻蝦共作種養狀況。只見現場半黃半綠的水 稻之下,三三兩兩的小龍蝦游弋尋食……這“一靜一動”的交融農業形式,勾勒出
枝江市田野中最靈動的畫面。而這,也正是該市稻蝦共作生態種養形式的生動寫 照。
據潤禾生態水產專業協作社理事長周強引見,應用水生植物來脫氮、脫磷,為水生動物發明了潔凈、安康的生活環境;水生動物的糞便和殘餌,又是水稻 生長的良好肥料,經過稻蝦共作后,種養池塘的水質明澈,環境良好,不用農藥、不用化肥,不只能消費出一大批生態水產品,而且也可消費出綠色優質大米。
座談會上,主任會議聽取了市政府及市水產局、市農業局關于全市稻蝦共作種養狀況的匯報。據理解,該市現有種養面積接近1萬畝,小龍蝦產量 2000噸、產值6000萬元。近兩年來,經過組織漁業技術人員、新型職業農民外出學習稻蝦共作先進經歷、約請漁業技術專家授課等方式,稻蝦共作形式的推 廣獲得明顯效果。目前全市小龍蝦養殖專業協作社已到達5家,養殖示范戶到達150戶。
主任會議對全市稻蝦共作種養所獲得的勝利經歷給予肯定。主任會議請求,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基層組織要和農戶之間達成共識,使稻蝦共作種養形式 得到有效推行;要注重培訓技術型人才,充沛應用典型示范,帶動一方農民脫貧致富;要強化規劃引領,研討相應措施,因勢利導擴展稻蝦共作種養面積,進步種養 程度,推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