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
墻體廣告 金秋時節,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48歲的哈尼族婦人趙桂萍一家正忙著收小雀辣。她家是寧洱的建檔立卡貧窮戶,按計劃她將與全縣3295戶貧窮戶一同在本年底全部脫貧。本年,她栽培了3畝小雀辣。可望收入3萬元,僅此一項,她家就有望完成脫貧……從景東無量山上到江城曼老江畔,從墨江哈尼山寨到孟連傣家小別墅,普洱大地上處處勾勒出一道道決戰脫貧攻堅、霸占最終堡壘、推動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摘帽的漂亮景色。
高位推動脫貧攻堅
2014年9月20日至21日,市委書記衛星在景東彝族自治縣曼等鄉調研扶貧開發作業時著重,要全部推廣“三在農戶”(基地建在農戶、實惠落在農戶、笑聲回旋在農戶)、“六個到戶”(計算到戶、扶貧到戶、脫貧到戶、致富到戶、評估到戶、驗收到戶)的曼等扶貧形式,厚實推動普洱科學精準有用扶貧。
2016年1月7日,市委扶貧開發作業會議召開。衛星在會上著重,全市上下要深入貫徹執行中心和省委扶貧開發作業會議精神,層層簽定責任書、立下軍令狀,咬定方針,苦干實干,以決戰決勝的勇氣和擔任,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證全部小康路上一個貧窮區域都不掉隊、一個兄弟民族都不掉隊、一個貧窮
大眾都不落下。他著重,打贏脫貧攻堅戰,中心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定向發力,精準施策,破瓶頸、補短板。
6月23日,全市脫貧攻堅現場推動會在寧洱舉辦,衛星指出,全市上下要把脫貧攻堅作業擺在首要方位,鎖定方針,精準發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第一戰。衛星請求,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執行中心和省委、省政府各項決策布置,全力施行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保證脫貧攻堅戰役首戰告捷。一要把好“兩不愁、三保證”脫貧標準標準,保證脫貧方針精準。二要加大工業扶貧力度,增強貧窮
大眾自我開展能力。三要厚實推動易地扶貧搬家,保證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四要在教學脫貧、根本
醫療、社會保證和住宅安全上下足功夫,經過方針保證完成兜底脫貧。五要活躍推動水電路、互聯網等基礎設施建造,補齊貧窮區域開展“短板”。六要加大金融扶貧力度,增加對貧窮區域基礎設施建造、工業開展、易地扶貧搬家等金融資金供應。七要加強貧窮區域生態維護和建造,推動漂亮宜居宜游村莊建造。
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照輝說,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一要增強技術力量,履行技術標準,科學編制好脫貧攻堅項目計劃。二要切實做好“回頭看”各項作業,嚴格履行評議退出機制,精準識別好扶貧方針。三要千方百計結合項目資金,構成“多個途徑引水、一個池子蓄水、一個龍頭放水”的資金結合運用機制。四要補齊搬家點基礎設施建造“短板”,切實加強項目辦理,用好用活融資資金,活躍爭取更多水電路建造項目歸入省級以上的計劃盤子。五要樹立完善項目推動機制,部門聯動、各司其職,合力推動易地扶貧搬家各項作業。
1月8日,衛星到寧洱調研;1月11日,衛星到思茅區調研;2月2日,衛星到孟連西盟調研;2月3日至4日,衛星到景東調研;3月28日,衛星到景谷調研;3月29日,衛星到寧洱調研;4月10日,衛星到墨江調研 ;5月10日至11日,衛星到西盟孟連調研……上半年,市委書記衛星的一串串腳印,絕大多數與民生改進和扶貧開發有關。脫貧攻堅事關普洱能否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部建成小康社會,這一直是衛星“最關懷的事”,可謂念茲在茲,事必躬親。
普洱市各級主要領導都把脫貧攻堅作為自覺舉動。除了市委書記衛星,市委副書記、市長楊照輝,市委副書記陸平,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張善強,市政協主席白文彬等四班子主要領導外,其他領導也把脫貧攻堅擺在首要方位來抓執行。
沒有執行,全部布置都是坐而論道。為強力推動脫貧攻堅,霸占最終堡壘,在具體辦法上,一是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市委書記、市長任扶貧開發領導小組“雙組長”,市委副書記任常務副組長,市政府副市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從48家充實到54家。二是市級領導掛帥推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和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長別離掛聯市內3個集中連片特困區域,47名市級領導別離掛聯10個片區(縣)、掛包41個貧窮鄉、掛幫47個貧窮村,做到不脫貧不脫鉤。三是市四班子領導密集調研布置,做到實情在一線把握、問題在一線處理。四是全部施行方針倒逼。把削減貧窮人口年度使命、整鄉整村推動、瀾滄拉祜族聚居區綜合扶貧開發、西盟孟連兩縣村莊安居工程建造列為要點督查作業,倒排工期、限期完成,本年開始,市縣村莊層層簽定脫貧攻堅責任書,把貧窮人口脫貧、貧窮縣摘帽、貧窮村和貧窮鄉出列的責任定到人、落到實處。
建牢安居新房好脫貧
“黨的光芒照佤山,阿佤公民住新房”“黨的恩情永不忘,阿佤公民感謝黨”……伴隨著雄渾有力的聲聲鼓點,2月2日,西盟佤族自治縣勐梭鎮秧洛村博航八組的巖昆和鄉親們敲起鑼、打起鼓,唱起歌,表達對黨和政府的感恩之情。
一棟棟賦有佤族特征的新建民居與藍天、白云、綠樹融為一體,顯得分外調和漂亮。“黨的方針真是好,我做夢都想不到會住上這么漂亮的房子。”巖昆快樂地說,博航八組曩昔90%以上的村民寓居的都是杈杈房和石棉瓦房。如今,在省委、省政府的關懷協助下,經過施行村莊安居工程建造,全組43戶家家都蓋起了新房。
“曩昔咱們一家人住的是40平方米的石棉瓦房,在黨和政府的協助下,如今蓋起了新房,面積100多平方米,能抗激烈地震。”巖昆的喜悅之情流露在臉上。
西盟、孟連兩縣安居工程項目,是省委、省政府立足于整體處理西盟、孟連兩縣特困區域貧窮
大眾住宅問題而作出的一項嚴重決策布置。項目包含兩縣村莊危舊房改造工程和易地扶貧搬家工程兩大有些,觸及兩縣13個鄉(鎮)、70個行政村、800多個村民小組、24968戶農戶。其間,村莊危舊房改造方針22002戶74789人,易地扶貧搬家安頓方針2966戶10312人,按計劃工程建造項目將在本年底全部竣工。
開展工業增潛力
普洱市堅持把工業建造作為推動脫貧攻堅的中心行動,量體裁衣開展特征優勢工業,引領農人
大眾邁上精準脫貧、增收致富的大道。
結實樹立“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把工業開展作為困難
大眾增收致富的中心。以建造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總渠道,堅持“生態立市、綠色開展”戰略,以“綠色、生態、有機”為主攻方向,經過合理的區域計劃、加大財政投入、培養龍頭
公司、樹立農企利益聯接機制、調整糧經栽培結構、提高復種指數、開展林下經濟等辦法,培養強大了普洱茶、普洱咖啡、石斛、烤煙、漁牧、林產等可以表現普洱優勢的高原特征農業工業群,引進了天士力、康恩貝、匯源、康美藥業、
江西金源、
云南錦苑花卉等一批有實力、有影響、有潛力的
公司入駐普洱。全市工業基地開展到900多萬畝,農人人均達4畝多。這些強農富農惠農工業為貧窮
大眾脫貧增收拓寬了門道,開始完成了扶貧作業由“輸血式”向“造血式”的改變。
2011年至2015年,全市累計投入各類扶貧資金53.4億元,其間財政扶貧資金19.6億元。貧窮人口從88.5萬人削減到36.2萬人,削減52.3萬人;貧窮發生率從42.1%降低到16.8%,降低25.3個百分點。